近年來,按照省委推廣“1+8”示范試點成果要求,樂山市縣兩級深入聯動、積極作為,一手抓學習借鑒、一手抓創新探索,著力解決法治建設領域突出問題。注重統籌謀劃,緊扣區位特點,堅持守正創新,擘畫“一縣一品”新藍圖,編制“一縣一品”施工圖,繪就“一縣一品”實景圖,全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基層法治建設樂山品牌。多項工作成效被上級簡報刊載推廣,多篇經驗文章被《法治日報》《法治四川》等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宣傳。2024年10月,樂山法治建設“一縣一品”做法在全省相關會議上做經驗交流。
“樂山普法”將會同中央、省、市主流媒體陸續推出系列宣傳。今天,重點介紹沐川縣、沙灣區、金口河區有關做法。
沐川縣
推出“天街*習法驛”等“法治研學”主題品牌
推動建設“楓橋式”法治街區
加強合作共建
以打造“法治文化旅游街區”為目標,召集文化旅游、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社區等17個黨組織組建“沐法先鋒”黨建聯合體,通過執法聯合、糾紛聯調、宣傳聯動,將黨建引領與法律服務、街道治理有機互融。
豐富品牌內容
依托街區新華文軒公司現有陣地,合作創建“竹法書齋”和“模擬法庭”習法陣地,并將內容納入公司現有研學課程,構建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法治研究實踐陣地。建立街區“驛服務”法治工作室,推動縣級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協調聯動,為街區管理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務。打造“沐川法治老照片墻”“法治長廊”“12·4憲法宣傳”“典亮天街”等宣傳點位,濃厚街區法治文化氛圍。
強化制度保障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工作通報制度和信息報送制度,對工作推進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并將品牌創建和維護工作納入依法治縣目標考核內容。2023年12月,“天街·習法驛”法治街區被評為省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沙灣區
推出“一支隊伍管執法”等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主題品牌
推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建立一支綜合執法隊伍
在全省率先開展“1+N”大綜合全覆蓋式執法改革,解決了機構重疊、職責交叉、多頭執法等問題,建立起“一支隊伍管執法、一枚公章管處罰”的綜合執法隊伍。
健全一套綜合行政執法協作機制
健全案件移送抄告、舉報投訴、信息共享、協作會商等24項綜合執法制度,16項執法案件辦理流程圖,合并7類執法文書,打造了綜合執法標準化體系,實現了行政執法、行業監管、行政審批和司法保障的有效銜接。
實現一個綜合執法改革目標
自改革以來,區綜合執法局累計辦理各類行政處罰案件2609件,罰沒收入2.9億元,所有案件均未引發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實現降低執法成本、減少市場干擾、優化監管效能的改革預期目標。
金口河區
推出“心連心·鴿鴿講堂”等彝漢雙語法治宣講主題品牌
推動提高民族地區普法依法治理水平
組建隊伍
組織全區190余名領導干部、宣講能手、理論骨干、幫扶干部、勵志典型人員等,搭建以金口河區司法局四級調研員,“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全國十大法治人物”“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的莫鴿鴿名字命名的“心連心·鴿鴿講堂”宣講隊,同步組建區級巡回宣講團、鄉級包村宣講團、村級蹲點宣講團三級宣講隊伍48支。
轉變模式
針對群眾普遍存在的扶貧政策不清、陳規陋習難改等問題,宣講團成員創新“菜單式”“脫口秀”“雙語宣講”等普法方式,實現“單向式、灌輸式、指令式”傳統普法向“互動式、滴灌式、訂單式”精準普法遞進轉變。截至目前,“鴿鴿講堂”宣講隊開展宣講活動2000余場次,隊長的莫鴿鴿個人宣講300余場。
拓展成效
近年來,宣講隊積極配合省總工會和省文明辦,加入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和“德耀巴蜀”模范講述宣講團,走進全省各地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個人事跡報告20余場。聯合區委宣傳部、區法院等20余個部門開展“剪紙窗花溢年味”“熱辣滾燙綻芳華”“又是一年添新綠”等系列主題普法100余場,受眾2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