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司法救助銜接社會救助,為她撐起一片希望的晴天

        來源: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作者:盧睿嘉 發布時間:2024-11-13 09:47:47

        “謝謝,謝謝您們!”接過救助金的阿琳(化名)用手語不停地表示感謝,阿琳的母親流下了感激的淚水,阿琳的父親露出感動欣慰的笑容。

        image.png

        11月7日, 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郁遜、瀘州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陳儒一行共同到救助申請人阿琳的家中發放司法救助金、社會救助金,并進行慰問回訪。

        案情回顧

        阿琳自幼聾啞,童年時又因意外手部殘疾,左手僅有一個食指,是多重殘疾人,多年來靠父母微薄的收入撫養照顧長大。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阿琳迫切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實現自立自強,卻因殘疾四處碰壁,很難找到工作。

        2021年5月,阿琳認識了同樣也是聾啞人的阿霞(化名),相同的遭遇使兩人很快成了朋友。聽聞支付介紹費,阿霞就能幫忙在外地介紹工作,阿琳連忙向親朋好友借錢,向阿霞支付40000元介紹費。后來,阿霞既沒有向阿琳介紹工作,也沒有歸還阿琳的介紹費,這使阿琳傷心不已。經過兩年的苦苦追討,阿霞出具欠條并承諾還款,但僅僅歸還了2500元。無奈之下,阿琳只得將阿霞告上了法院。2024年6月,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生效民事判決,阿霞應退還阿琳款項37500元。

        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發現阿琳和阿霞雙方都是聾啞人,雖然判決阿霞歸還,可阿霞卻無力履行,而阿琳陷入生活困難,精神上也遭受嚴重打擊,遂協助阿琳申請了司法救助。

        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阿琳的司法救助申請后,立即與原承辦法官進行溝通,快速受理并積極開通涉殘疾人司法救助“綠色通道”,依照市法院與市殘聯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建立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銜接機制的實施辦法(試行)》,迅速啟動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的銜接協同機制,主動聯合瀘州市、龍馬潭區殘聯召開救助協商座談會,共同走訪阿琳的家庭、所在的街道辦及社區,深入調查了解阿琳的家庭實際生活困難,并邀請手語老師與阿琳進行“有愛無礙”的溝通交流,進一步了解其精神、身體狀態及就業需求。

        image.png

        經調查核實,阿琳身患多重殘疾,無工作和經濟收入,母親患病需長期吃藥治療,姐姐出嫁,僅依靠父親平時打零工的微薄收入以及每月領取城鎮低保補助維持生計,現又因找工作陷入外債,生活困難。

        鑒于阿琳生活困難的實際情況,符合司法救助的條件,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決定救助阿琳37500元,并制定多元化救助方案,協調市、區殘聯為阿琳提供殘疾人社會救助金4000元,為阿琳提供精準的就業輔導、心理撫慰、運動培訓等,同時對接其所在的街道辦及社區加強對阿琳一家的日常關心、幫扶和慰問,多方共同幫助阿琳解決燃眉之急,重塑對生活的信心,為她撐起一片希望的晴天。

        image.png

        回訪時,阿琳自信了許多,她用手語告訴大家,近期,在市殘聯、龍馬潭區殘聯的組織培訓下,阿琳積極報名參加瀘州市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瀘州市龍馬潭區2024年殘疾人全民健身運動會,參與羽毛球、籃球比賽項目,并獲得了瀘州市龍馬潭區2024年殘疾人全民健身運動會三等獎的好成績。阿琳一家都流露出了感激和欣喜之情,阿琳的父親說:“這下好了,總算放心了,太感謝您們了!感謝人民法院,感謝殘聯部門·····”

        加強司法救助工作,強化對殘疾人等困難群體的權益保障是人民法院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直接要求,也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厚植黨的執政根基的重要舉措。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從充分保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創新運用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的銜接工作機制,將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有效緊密銜接,為救助申請人提供綜合立體救助舉措,將單一救助工作融匯成多方發力的“協奏曲”,大大提升了救助力度和實效,切實紓民困,解民憂,暖民心。

        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圍繞救助案件司法化、救助制度法治化目標,創新推行“瀘法麒麟?三四五一體”司法救助工作模式,在應救盡救、應救即救中彰顯司法關懷、傳遞司法溫暖,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643人741件、救助金額1013.73萬元。2024年,瀘州中院行政庭(賠委辦)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工作成績突出集體。瀘州中院多次榮獲四川法院國家賠償司法救助工作先進(突出)集體。司法救助工作經驗連續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信息簡報》刊載,作為經驗予以全國推廣,“瀘法麒麟”司法救助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济阳县| 理塘县| 玉环县| 鄂伦春自治旗| 盈江县| 禹州市| 应用必备| 儋州市| 托克逊县| 台州市| 光山县| 武冈市| 宜州市| 晴隆县| 静海县| 玛多县| 绥德县| 宽甸| 任丘市| 灵台县| 石泉县| 图片| 东乡族自治县| 临夏县| 许昌市| 鄂托克前旗| 安徽省| 类乌齐县| 喜德县| 朝阳市| 海晏县| 婺源县| 大化| 桦川县| 万盛区| 阿图什市| 海盐县| 淮滨县| 武定县|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