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區依法治理試點以來,江安縣鼎泰帝壹園C區聚焦小區治理重點、難點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引領小區治理,圍繞黨建引領、矛盾糾紛化解和提升法律服務等方面,不斷提升小區依法治理水平,推動小區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95%以上,小區物業收費率及業主滿意率94%以上,不斷提升小區居民平安法治、和諧幸福指數。
深化“引領圈”解決小區依法治理準度
一是著力黨建引領。完善“社區大黨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組織+黨員樓棟長”四級組織體系建設,采取單獨、聯合或“兼合式”成立建制性或功能型小區黨組織。截至目前,南屏社區帝壹園C區已建立居民黨支部1個,帝壹園C區物業公司建立黨小組1個。二是著力完善機制。建立“小區矛盾黨員先知、小區事務黨員先商、小區難題黨員先議、小區規范黨員先行、小區服務黨員先評”的黨員“五先”民主議事制度,開展“黨員一句話承諾”,健全“多方提事、多員理事、‘兩委’定事、民主決事、多元辦事、定期公示”小區議事機制。三是著力豐富活動。深入開展黨員群眾辦小區“微項目”、圓居民“微心愿”的“雙微”志愿服務活動,小區黨員結合個人愛好特長、職業背景,為小區提供播音主持、醫療健康、教育教導、政策宣傳、法律咨詢、矛盾調解等服務項目。今年以來小區黨員、“兩代表一委員”、社賢人物、居民代表、物業人員等1000余人參與。 培育“鄰里圈” 解決小區矛盾糾紛化解難度 一是推行“一站式”解紛。建立小區“林濤調解室”“二毛警務室”,推行“訂制調解+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進小區,通過“縣綜治中心平臺+手機APP”的方式,為小區居民提供“訂制調解”,推動居民訴求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實現矛盾糾紛不出小區。今年以來,累計化解矛盾糾紛10余起。二是豐富“和事佬”隊伍。建立“有事來協商”“居民議事廳”“鄰里茶吧”等基層治理“面對面”議事平臺,為居民提供喝茶聊天、交流議事、化解矛盾的場所,推動化解關口前移。組建“和事佬”議事隊,凝聚“五員”、離退休黨員、網格員、法律明白人、小區志愿者等力量,發揮其地域熟、人緣廣、群眾信的優勢,先后化解小區噪音擾民、雨棚漏水、亂停亂放等矛盾糾紛27件。三是提供“心貼心”服務。建立小區“心靈驛站”“婦女微家”,成立“心理服務小組”,幫助居民減緩壓力、疏導情緒,實現“敲門解難,出門解憂”。今年以來,累計提供咨詢服務120余人次,舉辦主題講座5場。 構建“普法圈”解決小區普法宣傳精度 一是普法活動集中宣。打造小區“法治走廊”“法律之家”,開展“法治進小區”“流動法庭”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婚姻家庭、侵權責任、民間借貸等與居民生活聯系緊密的法律宣傳講解,提高居民法治意識和防范能力,營造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累計開展普法宣傳4場,發放宣傳手冊、普法用品0.5萬余份。二是公開調解精準宣。創新“居民糾紛大家評”機制,針對初次調解未成功的矛盾糾紛,由司法人員組織社區調解員、網格員走訪群眾形成筆錄,征求當事人同意后進行公開調解,邀請居民旁聽,并請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現場釋法,起到調解一件、教育一片的良好宣傳效果。三是法治文化普惠宣。由縣委依法治縣辦、縣司法局牽頭打造鼎泰帝壹園C區法治文化,建成民法典長廊、法治步道、法律服務公示欄、社區法律之家等法治文化陣地40處,將“無形”的法治文化融于“有形”的小區空間,讓廣大群眾“出門有法、抬頭見法、休閑學法”,使法治文化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中不斷增強影響力、滲透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