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司法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認真貫徹市委“節奏更快、效率更高、質量更優”要求,實施創品、上新、提質、增效四項行動,高質量推進調解工作室建設。
創品行動
將人民調解及調解工作室建設納入鄉村國土空間規劃等重要工作,全面夯實人民調解工作基礎,大力推進調解工作室品牌建設,全市現有個人調解工作室31個,成功創建四川省“金牌調解工作室”3個。
上新行動
積極推進人民調解進商會、進園區、進企業,成立商(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17個,在“中國綠色硅谷”成立“經開區調解工作室”,在“西部瓷都”夾江縣成立“盛世東方”等企業調解室86個。
提質行動
認真落實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建設標準,抓實“五落實六統一”工作要求,深入開展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建設自查提升行動,全市個人、園區、企業調解工作室及派駐調解工作室等規范化率達到100%。
增效行動
堅持以制度促效能,建立“三所一庭一中心”銜接聯動工作機制,推動訴調、警調、訪調、檢調、援調、仲調對接,深化矛盾糾紛“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推廣“一杯茶”“橘博士”“融e+”等調解品牌,積極組織彝區6個“德古”調解工作室參與基層治理。全市調解工作室年均化解矛盾糾紛1000余件。涌現出了以“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四川十大法治人物”耍惹阿覺為代表的先進典型,多項經驗做法先后在全國、全省進行交流。
“楓”景看樂山
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4個有代表性的調解工作室。
彝族群眾信服的“金嘴調解”——阿覺調解工作室
黑竹溝鎮依烏村人民調解委員會阿覺調解工作室,于2019年5月由峨邊彝族自治縣“德古”人民調解員耍惹阿覺成立。調解室堅持把民族文化與法治文化相結合,“德古”調解與人民調解相結合,探索獨具彝族文化特色、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德古”調解新模式,推廣運行“阿覺調解法”,近年來共調解矛盾糾紛530余件。
彝區“和事坊”——典羅調解工作室
民建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典羅調解工作室,于2024年4月由馬邊彝族自治縣“德古”人民調解員俄西典羅成立。調解室探索形成以“123+X”工作機制、“四步調解”為主的典羅調解法,年均化解矛盾糾紛100余件,開展“調解+普法”30余場次,在“德古”調解工作室中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服務“中國綠色硅谷”——經開區調解工作室
四川五通橋經濟開發區調解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1月。調解室服務多晶硅產業園區,提供人民調解、法律咨詢等便民利企服務,開展“送法到企”等活動,2024年化解矛盾糾紛100余件,化解“援調”對接糾紛5件,參與園區法治宣傳19場,提供法律咨詢150人次。
服務民營企業——李治權調解工作室
吳場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李治權調解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7月。調解室所在的吳場鎮,是“西部瓷都”夾江縣高端陶瓷產業園區所在地,有索菲亞、興泰和等多個知名企業。調解室充分發揮服務民營企業“好動力”、保障權益“好能手”、弘揚新風“好旗幟”等作用,受到當地黨委政府和企業、群眾一致好評。近三年來,成功化解涉企業糾紛41件,涉及金額2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