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東坡區太和鎮龍亭社區,一起因土地使用引發的矛盾糾紛得到了妥善且圓滿的解決,有力維護了當地和諧穩定局面,彰顯了基層調解工作的積極效能與重要價值。
理清脈絡,事起有因。居民王某和倪某是多年鄰居,同時雙方也是親戚關系,卻因屋旁的一片土地使用問題產生了激烈糾紛。王某稱這片土地是拆遷之后的拋荒地,倪某稱土地是自己的自留地,雙方為此爭吵不斷,險些發生肢體沖突。
情感疏通,講法釋理。司法所迅速介入,聯合龍亭社區深入現場,組織雙方進行溝通協商。在傾聽雙方訴求的過程中,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首先采用“背對背”調解法。分別與王某和倪某談話,安撫他們的情緒,但雙方仍然堅持己見,各不相讓。面對雙方對立,調解人員從情理法角度出發,一方面引導雙方回憶往昔友好相處的點滴,喚起他們的情感共鳴,緩解對立情緒。另一方面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為雙方分析形勢、解讀法律條文,引導他們理性看待問題和自身權益,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調解方案,并根據雙方反饋不斷優化調整。
握手言和,冰釋前嫌。經過多輪調解協商,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土地使用情況暫維持原貌。倪某對土地的使用王某不再干涉,同時倪某也放棄向王某索賠的訴求。此次調解切實解決了當事人的實際問題,避免了矛盾的進一步升級,對維護社會秩序穩定、促進鄰里和諧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太和司法所將繼續強化矛盾糾紛排查與調解工作力度,不斷提升調解工作水平,確保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長治久安,為構建更加和諧、穩定、繁榮的社會環境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