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縣水南鎮作為縣城綜合經濟片區的中心鎮,積極融入資中縣綠色產業強縣和活力文化名城建設,立足“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區域定位,充分發揮經濟、文化中心區位優勢,創新打造“1+3+N”的文旅發展產業集群(即一中心:以城市客廳為中心,三河:沿沱江河、石堰河、太陽河等自然水系資源線性布局,N個點位:聚焦高洞子瀑布、九龍峽、漁耕德苑、隆盛生態園等點狀示范),搭建“新農人”返鄉創業平臺,探索“鄉土文化+觀光采摘+休閑食宿+康養旅游”一體發展的文旅產業新模式。
聚才強基筑根本,黨建領航織密“人才網”
創新“黨建+人才”雙輪驅動機制,分類建立鄉村振興村黨組織帶頭人儲備對象、村干部培育提能后備力量、“新農人”培育對象、黨員發展對象臺賬,儲備優秀人才98名,形成黨組織引領的人才矩陣。實施“雁歸計劃”,召開鄉賢座談會4場,返鄉成功人士新春座談會29場,建立在外人才動態臺賬,儲備在外優秀人才110名。創新“引育留用”全鏈條服務機制,發放創業扶持資金16萬余元,解決項目用地、證件辦理等難題10余個。
量體裁衣育菁英,產教融合鍛造“生力軍”
構建“理論+實踐”雙軌培育體系,打造“實訓基地”固定課堂、“項目現場”實踐課堂、“云端學院”線上課堂三位一體培訓矩陣。開展農村家庭能人培訓2000余人次,培養高素質農民132名,新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5個。同時,構建“專家智庫+鄉土能人”雙師隊伍,精選33名農業技術指導員與13名“田秀才”組成服務團,創新“線上答疑+田間診斷”跟蹤機制,通過微信技術群實時指導、線上交流遠程會診、示范基地現場教學等方式,開展“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專項輔導65次,舉辦“理論授課+田間實操”雙模培訓4期,覆蓋1700余人次。
產才共融添動能,文旅互促激活“增長極”
制定完善招商引資集中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持續激活回引人才發展動能,新招引培育漁耕德苑文化酒莊,投資3000萬元打造漁耕德苑·深溝灣養生谷示范項目,構建集文化酒莊、精品民宿、農事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3200畝農旅綜合體,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帶動25戶發展特色種養殖業,解決就業103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年增收1.5萬元。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資中縣佳禾農業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延伸產業鏈條,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80余戶果農增收致富。聚焦高洞子瀑布、九龍峽、隆盛生態園等點狀示范,整合聚集周邊資源要素,打造“城市核心區—近郊休閑帶—鄉村體驗圈”三級產品體系,年接待游客10萬余人,提供就業崗位12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