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瀘州市納溪區創新人民調解培訓模式,通過“現場調解教學+專家案例解析”,對豐樂鎮50余名人民調解員開展“沉浸式”調解技能培訓,為基層人民調解員充電賦能。
【實戰觀摩】公開調解五保老人房屋聯建居住權糾紛
培訓開場即上演“真刀真槍”的調解實戰,由區調委會對豐樂鎮某村陳氏兄弟與堂弟陳某某房屋聯建居住權糾紛進行公開調解。調解員結合前期鎮、村調委會調解基礎,巧妙運用“情理法”融合調解法,在確保程序規范的前提下,邀請村社干部作為第三人參加調解,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宅基地置換+居住權保障”的“雙贏”協議。
現場的調解員們全程觀摩筆錄制作、證據固定、文書制作等關鍵環節,區調委會副主任林萬泉還詳細講解了關于調解協議書制作的重點內容,將調解現場變為生動的法治課堂。
【專家會診】十類糾紛的破解之道
現場調解后,由區調委會、豐樂鎮、豐樂法庭、豐樂司法所共同組成專家團,針對豐樂鎮各調委會收集的10個典型案例展開“解剖式”教學。每個案例均從矛盾主次、法律后果、調解策略三個維度展開分析,引導調解員建立系統化解思維,提升調解能力。
【春耕特訓】糾紛預防的未雨綢繆
時值春耕期間,山林土地糾紛、相鄰排水、農資質量等糾紛易發多發。針對春耕期間多發的土地邊界糾紛,專家團隊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提出“四界復核調解法”;針對農忙時節易發的土地使用權糾紛,專家團隊傳授”階梯式調解術”;對涉農典型案例,進行調解思路分析和調解技巧傳授,倡導建立“春耕糾紛快速響應機制”,在鎮、村設立涉農調解綠色通道,確保不誤農時促生產。
此次培訓收到了良好效果,調解員巫某說道:“這次培訓就像及時雨,既有處理田坎糾紛的‘丈量調解’,又有化解農資糾紛的‘專家介入’,回去就能派上用場。”下一步,“現場調解教學+專家案例解析”培訓模式將作為樣板在全區推廣,不斷提升調解員調解能力,筑牢基層治理“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