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及時有效地化解特定行業和專業領域出現的難點、熱點矛盾糾紛,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瀘縣司法局從規范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和業務建設三個方面著手,進一步規范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建設,提升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水平,筑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
規范行專調委會組織建設。瀘縣結合本地矛盾糾紛實際情況,按照“因地制宜、應建盡建”原則,在醫療、校園、消費、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物業管理、民營企業、勞動爭議、訴非銜接、信訪事項等10個行業、領域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10個,鎮(街道)根據轄區內矛盾糾紛特點,建立校園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20個。同時,縣司法局將加強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協會商會、社會團體等的溝通協商,做好現有的行專人民調解組織的設立和規范化建設工作,推動人民調解工作向金融、保險、知識產權、環境污染等領域拓展延伸。
規范行專調委會隊伍建設。縣司法局加大行專調委會專職人民調解員配備力度,按照“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注重吸納公安輔警、網格員、“法律明白人”、“五老人員”等人員,通過競爭上崗考試,選聘11名專職人民調解員進入行專調解員隊伍,充實壯大隊伍力量。縣司法局積極協調縣財政落實人民調解經費保障,對錄入人民調解工作信息管理系統的案件實行個案補貼,按照“一案一補”原則,由縣司法局審核后發放,并且為專職人民調解員購買“五險”,充分保障專職人民調解員權益。
規范行專調委會業務建設。縣司法局每年組織行專調委會專職人民調解員開展20學時以上的年度培訓,邀請經驗豐富的調解專家、法律知識過硬的法官等講特殊案例、講調解技巧、講法律知識,不斷提升專職人民調解員的法律素養和調解技能。縣司法局每月到行專調解組織抽查調解案卷質量,圍繞調解程序是否合法、調解協議內容是否規范、案卷材料是否完整等方面進行全面審查;每半年牽頭組織縣公安局、縣信訪局等部門聯合開展特殊疑難案卷評查,依據評查結果按照“以調定補”標準,對相應調解員進行案件獎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