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彭州市司法局充分發揮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統籌協調作用,主動擔當、靠前服務,通過定方案、建專班、抓落實、強保障等措施加強重大疑難糾紛協調化解。
強化組織,構建“兩專”攻堅隊伍
一是組建固定工作專班。由黨組書記、局長牽頭抓總,按照“分管領導+科室負責人+司法所負責人+律師事務所”原則,成立5個工作專班,對口聯系指導鎮(街道),協調市級相關部門。截止目前,累計提供法律服務54次,參與糾紛化解48次,出具法律服務整體報告6份。二是建立調解專家隊伍。在消費糾紛、勞務糾紛、家庭糾紛、醫患糾紛等8大領域建立了30人調解專家庫。在矛盾糾紛協調中心,設立羅先華個人調解工作室。通過有針對性地研究案情、出臺調解方案,挑選專家進行調解,提高調解工作質效。
精準施策,強化“靶向”分析研判
一是建立個案分析制度。對紅色案件、“三張清單”等重大復雜案件,通過交流、討論、專家會診等互動形式,一案一分析,深入梳理法律關系、聚焦矛盾爭議點、找準突破口,對癥下藥,化解糾紛。對已成功化解的典型案件進行收集整理,對每個案件的定性分類、調處技巧、調解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探索形成指導性案例匯編。二是開展定期全面分析。結合大數據和重點熱點事件,及時分析總結全市矛盾糾紛現狀、特點、發展趨勢以及可能引發的潛在風險,對可能發生的各類矛盾糾紛,提前建立應對預案,實現源頭防范化解,減少防控漏洞。截止目前,出具矛盾糾紛分析報告8份。
聚焦關鍵,定制“精準”攻堅方案
一是前端介入化解。針對一些政策原因引起的群體性糾紛,抽調機關工作人員、調解能手,與司法所工作人員、鎮村干部組成專項法治宣傳工作組,通過入戶、電話、短信的形式,面向村民開展針對性法治宣傳11次,打消群眾的疑慮和誤解,有效化解群體性糾紛。二是聯動協調化解。針對需牽頭化解的糾紛,由工作專班搭配相關行業調解專家進行集中攻堅化解。目前,成功化解了涉及戶數逾百戶的“大唐牡丹園土地租金風波”、僵持近一年的“鋪面裝修糾紛”、損毀3輛車的“熊小孩燒車案”等重大疑難案件36件。(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