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常態化” 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民營企業法治需求5個,編制3類企業常見風險清單。組織律師對企業問卷集中會診,出具“法治體檢報告”2份,為企業提出切實可行意見建議。走訪30家企業開展“農民工勞動合同普查與體檢”,詳細了解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購買情況,針對性提出意見建議8條,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糾紛預防“源頭化” 在百人以上規模企業設立調委會,規上企業設立人民調解聯絡員,行業聚集地設立行業性調委會,中小微企業設立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站,對企業開展橫到邊、縱到底的網格化排摸,全面掌握涉企矛盾糾紛動態,提升涉企矛盾糾紛預警能力。目前,致和街道有企業調委會2家,行業性調委會1家,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站44個,累計摸排糾紛隱患16條。
精準化解“長效化” 對排查出涉企矛盾糾紛和隱患,分類建立藍色、黃色、橙色、紅色糾紛臺賬。藍色矛盾糾紛,由企業調解組織直接調處;黃色矛盾糾紛,組建專班開展針對性處置;橙色及以上矛盾糾紛,建立問題專檔,組織有關部門協調研處。目前,已妥善處置藍色糾紛6件,涉及金額2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