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主題教育, 推動我市基層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筑牢依法治市基層基礎,推進基層依法治理。近日,市司法局王蘭英副局長率相關科室人員到各縣(區)開展基層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調研。
圖為王蘭英副局長分別到樂至縣、安岳縣、雁江區進行調研。調研中各縣(區)分管領導、股室負責人,各調研點相關 負責人參加調研。
調研組采取看現場、搞座談、聽報告、查資料、問群眾、發問卷等方式,先后深入到樂至縣勞動鎮、樂至縣工業園區、樂至縣城市行政執法局、安岳縣文化鎮、安岳縣職教中心、安岳縣第四人民醫院、雁江區檢察院、雁江區中和鎮、雁江區半山社區等地對基層法治文化陣地創建、鄉村普法依法治理、“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調研,通過調研進一步了解了我市基層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的現狀、主要特色、存在問題以及下步努力的方向。
調研過程中王蘭英副局長圍繞法治陣地建設的經費來源、建設形態、內容形式等方面與基層相關同志進行了交流。目前,我市基層法治文化陣地挖掘自身特色打造“名片”初步實現全覆蓋,共建有法治文化公園8個,法治文化廣場20余個,法治文化長廊(墻)50余處,法治宣傳欄3000余個,法治農家大院300余個,其他固定法治文化陣地4000余處,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336個、法治輔導站2785個、法律讀物50萬本,全市 2107個村(社區)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
通過基層普法工作的深入,為基層治理提供了法治保障,使法律信仰根植于內心,法治文化的熏陶作用得以發揮,群眾法律意識得到提高,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積極性顯著提高,社會不良風氣得到進一步遏制,鄰里關系更加和諧友善,鄰里矛盾糾紛、家庭糾紛、醫療糾紛等明顯減少。
王蘭英副局長指出,下一步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要在群眾需求、存在問題、拓寬思路等方面進行,主要在陣地建設形態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結合各地的自然條件,將現有的廊、亭、墻、公園、廣場、居民休閑小道、小區墻壁等設施巧妙改造為普法載體,爭取每個陣地有自己的特色;在陣地內容上,要圍繞廣大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法律問題,用法律知識問答、法治案例、法治典故等類型,以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出,真正讓法治文化走近群眾、送到群眾身邊。(資陽市司法局 劉燕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