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3日,在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紀念日這一天,我應中國散文學會之邀,參加頒獎會。我們近距離聆聽文學巨匠們的講座,他們的一笑一顰,一怒一呼,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林非細高身材,精神矍鑠,滿頭白發,淡藍的短袖衫,給人以慈祥、隨和、寬厚的長者印象。他是著名學者、中國散文學會會長、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受“五四”以來進步文化思潮的影響,林非將盧梭和魯迅等啟蒙主義思想家視為楷模,以一個學者的滾燙熱心和高瞻遠矚密切關注蕓蕓眾生,其理論研究和藝術作品皆有著強烈的現代意識及價值取向。
林非老師說:“散文創作的過程,一個很重要的命題,是怎么提高作者的思想境界,怎么提高作者深刻的思想。這方面,魯迅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魯迅看問題的深刻性往往跟關懷民族的命運、關懷普通老百姓的幸福牢牢結合在一起。魯迅的散文《長城》里有這樣一段很重要的話:長城是偉大的,但是可詛咒。為什么要詛咒長城?因為造長城的時候累死了無數的人!魯迅看任何問題都是關心人民的生死存亡的。我們如果能像魯迅那樣關懷普通民眾,就會創作出境界非常高、思想很深刻的散文。”
就什么樣的散文是好散文這個問題,林非主要談了四條。一是好散文能夠長久地觸發讀者的感動,散文從本體來講,是抒發、詮釋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感悟;二是好散文能夠喚起讀者回憶文中所寫的自然風光和社會人生;三是好散文最能引起讀者深深的思索,讓人看了回味無窮;四是好散文最能夠在語言的文采和藝術技巧方面,滿足讀者的審美需求。
林非老師說,散文是對生活的思索,是對人生的感受和疑問,最基本的要求是宣泄自己內心的感受和體驗,抒發自己的情感,抒發自己對生活的看法。一篇好的散文要有感而發,要用真情去抒寫。首先必須能感動自己,即從最感動的事件入手,然后真誠地把自己的思索、感受和疑問表達出來。他借游記散文的創作,舉一反三地說道:“眼前風景是不變的,但它是我眼中的風景,我心中的風景,我們要使自己始終保持在激情和思想升華之中,把其深刻的思想內涵提升出來,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在林老師眼里,有著明確的現代意識:我們每一個人既是其他生命的環境,又是本體生命的核心。因此要平等、友善地對待自然萬物,在與環境的和睦相處中求得共生,求得精神的愉悅和心靈的滿足。
林非對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散文,特別是對《世間最美的墳墓》尤為推崇。這篇作品曾被選為1991年全國高考卷的閱讀題。而林非先生的《話說知音》在2002年被選為全國高考閱讀題。可見林非先生和茨威格兩位大家的非凡手筆以及在心靈上的默契。親情永遠值得珍視。林非特別提到自己的母親。他說:“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聰慧優秀的女性,可惜她生不逢時,如果她當時有接受知識的機會,不會比任何一個優秀的女作家差。母親一生對我傾注了無私的愛。”說到這兒,林老對母親的愛溢于言表。現在,他又把母親對這種生命的期待給了自己的兒子,所以他在寫《離別》才會寫得如此動人。林老師還說,作家的創作是自覺的寫作過程,散文創作不能為了功利,迎合市場。作家要有一顆高尚的心,把自己的思想、觀點用真情寫出來,一個高尚的人必須是同情民眾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命運;創作要面向各個層次的人群,特別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作家要樸實善良,要有思想,不沉湎于名利,要讀書讀經典書!
我和林非老師近距離地接觸。在談及旅游文學時,林老師對我說,旅游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活動,通過旅游可以懂得一個時代,了解歷史和自然風光,人與人之間各種各樣的關系。讀萬卷書讀不好就成了書呆子,行萬里路尤為重要,如果一個人不能旅游,眼光就會比較短淺。游記作家要通過自己的艱苦的跋涉,觀察、揣摩與思索,爭取寫出更高質量的游記來。寫好游記很有意義,那也是作家修養的表現。林老師還說,現在一些旅游部門的工作人員,由于思想素質與文化修養偏低,不能辨別美丑,更熱衷于賺錢,一窩蜂地在這兒塑一群帝王像,那兒造一窟鬼神圖,形象丑陋,面貌猙獰,含意粗俗,不倫不類。游記作家應拒絕去描寫那些污七八糟的東西,同時還得進行嚴肅的批評。
林非老師終生倡導民主、自由、平等、人道理念。他說,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而在貢獻。如果一個人活著為一己私利,即使活得再長,再富麗堂皇,也沒有意義。林老師反對個人崇拜,然而他說:我是個懦夫,我崇拜的是中國的三個女人。一是反對清政府從容就義的秋瑾;二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執行死刑的張志新;三是公開抵制開除劉少奇黨籍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殘酷迫害的陳少敏。
與林非老師合影對話交流,總有一種被尊重和愛護的感覺,進而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淵博和平易,他的儒雅和仁愛。(趙日超)
(作者系東方旅游文化網總編、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林業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旅游文學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散文學會理事。2014年出版散文集《窗外風景》,散文連續6年入選《中國散文排行榜》。《情醉海南》獲中國散文學會隨筆一等獎,《行游黃山》獲第三屆中國徐霞客散文獎,《老柳樹》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等。散文隨筆散見于《作家文摘》《山東文學》《美文》《散文百家》《中國文化報》《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自然資源報》《工人日報》《中國環境報》《農民日報》《新華日報》《雨花》《中國旅游報》等多家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