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踏入場鎮,趕赴“2025年白沙場鎮第十六屆菜花文化旅游開放月”之約。這座沉淀著歷史韻味的小鎮,在花海的簇擁下,展開了一幅自然與人文交織的動人畫卷。
前往活動的路上,處處洋溢著歡樂。大人小孩臉上都掛著笑容,孩子們身著五彩衣裳,在人群中嬉笑奔跑,清脆的笑聲感染著每個人。田邊道路兩側,攤位一個挨著一個,烤雞腿在炭火上滋滋冒油,金黃酥脆,油脂滴落在炭火上,騰起陣陣香氣;還有精致小吃,五顏六色、造型各異,光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攤主們滿臉熱忱,質樸的笑容令人倍感親切。
我與一位當地大姐攀談,她眼中滿是欣喜:“平常可沒這么熱鬧,這次菜花文化旅游開放月,讓咱們小鎮有了新活力。”從她的話語里,我真切感受到這份熱鬧對小鎮的意義。周圍鄉親們忙碌于攤位間,雖操勞卻難掩喜悅,那是生活有了盼頭的滿足。
這時,一架飛機在湛藍天空掠過,朝著花海飛來。我激動地向飛機揮手呼喊,希望機上的乘客也能感受到這片花海的美好,讓對小鎮與花田的喜愛在空中與地面傳遞。
活動當天,細雨如絲,給花田罩上一層薄紗,遠處青山朦朧隱現,宛如一副水墨畫。盡管細雨綿綿,打濕了發絲,大家參加活動的熱情絲毫未被小雨澆滅,人們的臉上洋溢著抑制不住的興奮和喜悅,活動現場人山人海,就連過道上、角落里,但凡能立足之處,皆站滿了人,大家或披雨衣,或撐雨傘,五彩雨傘在雨霧中移動,宛如一片五彩花海。
舞臺上,節目《春之號角》率先奏響,激昂音符如破土新芽,沖破春雨潤澤,在空氣中肆意蔓延。這旋律不僅是對春天的禮贊,更歌頌著生命力量,喚醒大地,也喚醒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隨后,長征主題表演震撼登場。看著表演,我的思緒飄回1935年,赤水河畔,戰士們在泥濘道路上艱難前行,頭頂敵機炮火,腳下河水湍急,卻毫不退縮,心中唯有革命勝利與人民幸福的信念。
節目《酣唱酒韻》將小鎮獨特酒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演員們用豪邁歌聲與靈動舞姿,訴說著對酒的熱愛與堅守。《滿目黃金香百里》的節目中,演員們似油菜花精靈翩翩起舞,是對花海的藝術升華,生動呈現活動主題。大家隨著節奏熱情揮手、熱烈鼓掌,掌聲為春日小鎮增添了別樣的活力。
上午演出結束前往就餐點時,一座古樸獨特的房子闖入視野,它的建筑古樸而獨特,與周圍的建筑形成鮮明的對比,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不禁猜測:“這會不是特別的景點?”懷著這份好奇,大家加快了腳步,朝著那座房子走去。待走進一看,竟是“白沙會議舊址”。這座承載厚重歷史的建筑,墻壁磚石默默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大家紛紛掏出手機拍照,想要定格這珍貴瞬間。
下午,我們來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子珍廣場。講解員講述《賀子珍托女》的故事,在戰火紛飛、前途未卜的時刻,賀子珍同志為革命事業忍痛將親生女兒托付給老鄉,那是難以想象的痛徹心扉,每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深入骨髓,可她為了革命勝利、為了更多人幸福,只能割舍。我的眼眶漸漸濕潤,喉嚨哽咽,對革命先輩的感動與敬佩油然而生,這是無數革命先輩舍小家為大家的真實寫照。
懷著崇敬心情,我們登上觀景臺。俯瞰油菜花田,一幅震撼畫卷徐徐展開。花簇頂端“畫里鄉村”四個大字清晰可見,筆畫由盛開油菜花勾勒,金黃花朵緊密排列,在光下閃爍耀眼光芒,微風拂過,花朵搖曳,四字圖案泛起金色波浪,宛如流動的田園風光圖。這片油菜花田,是大自然杰作,更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體現,見證土地從革命歲月到繁榮發展的滄桑巨變。
夜幕降臨,篝火晚會熱烈舉行。熊熊篝火照亮夜空,人們手拉手圍繞篝火歡歌笑語,盡情舞蹈,笑聲、歌聲、音樂聲交織,沖破夜晚寒冷與寂靜傳向遠方。
踏上歸程,白沙鎮之行的每一幕在腦海縈繞。從邂逅油菜花田的震撼,到參與活動的歡樂,再到探尋革命歷史的觸動,這場油菜花文化旅游開放月活動,宛如氣勢恢宏的時代贊歌,將自然風光、民俗風情與革命精神完美融合。(鐘 靖)(作者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