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公益訴訟服務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四川省雅安市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雅安市院)辦理的“督促保護蒙頂山茶樹和滎經縣枇杷茶樹種質資源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雅安市院茶樹種質資源保護檢察監督工作因其創新實踐與顯著成效于3月26日在聯合國糧農組織2025“世界糧食論壇”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建設研討會上被茶葉專家郭磊重點宣介,成為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法治結合的典例,展現了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在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
雅安作為我國重要茶葉產地、世界茶文化發源地之一,其獨有的茶樹種質資源,特別是蒙山群體種因管理缺位、非法破壞等問題瀕臨滅絕。2024年6月,雅安市院啟動專項檢察監督,發現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原蒙山茶場蒙山群體種品比園(以下簡稱蒙山品比園)因企業改制等原因荒廢導致病蟲害蔓延,蒙山群體種種質資源存在滅失風險。
針對上述問題,雅安市院通過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督促開展保護和利用工作,經過多次跟進監督、協調,行政機關依法履職,落實保護主體、摸清底數、完善基礎設施、強化科學監管。相關茶企投入資金打造蒙山品比園所產茶葉專屬品牌。
在辦案中,雅安市院向市人大常委會多次匯報案件情況,為雅安市蒙頂山茶文化保護立法工作建言獻策。2025年3月1日,《雅安市蒙頂山茶文化保護條例》經四川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后正式實施,其中第十八條明確規定將“蒙山群體種”納入立法重點保護范圍,為雅安蒙山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筑牢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