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開昏曉
——致監管警察
山的威嚴,在那里篩漏陽光
白與晝,在山南山北的柵欄里搖晃
捧一把光線,溫暖曾經迷走靈魂的張皇
分界線,就是界碑存在的邊際
遞減的是云在躲閃,滿天都是星芒
一塊小小的光斑,都要拾起耀眼的金幣
抵押的,不僅是青春痘蘊含的能量
一道閃電,撕開故事的謎底與謎面
割開昏曉,切合時令和格調的陰陽
夜晚的月色,還是那般昏昧
滿天普照,終歸是新一輪朝霞的昂揚
一陣緊似一陣的晨風,漫過分水嶺的山岡
有時是對峙,有時是對沖,有時是對抗
每一寸黑夜,肌膚就慢慢涂亮
(監管警察,公安隊伍中較特殊的警種之一。他們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日夜堅守在高墻深院內,承擔著看守、改造、教育在押人員的任務。紅色政保部門和人民公安一直有這支隊伍。新中國建國后,幾乎全部的在押人員,包括監獄、拘留、收容、勞教等場所,都長期歸屬公安民警管理。1980年代之后,監獄、勞教與婦教、少管、戒毒等場所,陸續劃歸司法行政部門管理。看守所等某些監所,仍屬公安機關管理,省級公安及其以下層級的看守所,歸口在負責預審的四處(科、股)建制。后來,“偵審合一”的改革,預審不單獨列編,分層級設立監管總隊、支隊、大隊,職責是指導、監督相關看守所、治安拘留所、收容教育所、強制隔離戒毒所等限制人身自由場所工作的職能部門。同時,這些場所及其名稱、編制繼續保持。值得指出的是,這些羈押場所,隨著法律法規的修訂,或存或去或更名,陸續有變化;而監獄等場所的民警,同樣是光榮的人民警察隊伍組成部分,但他們不屬于公安民警的序列,從他們的臂章和胸牌等標志,就可以分辨)
山的皺褶
大自然的語言,就是卷宗般的存在
造山的能量,隆起紋理清晰的天籟
一頁頁翻過,記錄風霜雨雪的肆虐
也有春風化雨的柔情與和藹
巖層,就這樣斑駁陸離的沉淀
鐵青色的嚴峻,攜手紫羅蘭的迷彩
一度,山躲在煙嵐迷離的眼神里
但它不會永遠將自己掩埋
盤點一次次登場與回眸
那些任性,都化作野馬般的塵埃
斑斑點點,幾行陳跡散發出新鮮的氣味
野外,連著天邊若隱若現的暮靄
把散亂的主調與雜音,一一整理歸檔
排列著界碑的沉默,還有爽朗的明快
皺褶里,搖晃著山的急迫述說
讀懂每次呼吸,案頭就流淌靈性的澎湃
(創作法制報告文學,查閱案卷檔案文書是基本功。采訪中,本記者讀過涉及采訪對象與事件的刑偵檔案、起訴檔案和案審卷宗,包括很多屬于秘密的“內檔”。對記者這種采訪全開放的待遇,今后不會有了。但我一般不讀律所存檔的辯護卷宗。對于卷帙浩繁的卷宗材料,公開報道出來的文字,只是冰山一角)
朝陽,照常升起
大廳的玻璃,如水一樣澄凈
沒有凌晨慣有的冷靜與沉默
有一種能量,正在悄悄運行
天邊的魚肚白,遲遲疑疑仍在盤桓
大地的搖籃,溫暖它還有地下火
行云如絲綢,抖開半邊天的內心抒情
殘月的鉤尖,挑起最后的星座
紅霞的嫁衣,旋轉起新一輪的期冀
每一張白云般的便簽,都已到位
激情的沖動,跳躍的是青春底色
昨夜風霜,留下板橋踏出的痕跡
包孕痛苦的淚水,滴出晶瑩的琥珀
一粒粒,數出念珠圓潤的聲音
蜿蜒盤旋,新的開始就在今日
柔枝嫩條,掩住曼陀羅年華的因果
陽光,透過大廳沉穩的氛圍
舔亮每個工位的面板和角落
或簡練,或絮絮叨叨,歲月悠悠
準備好了,把淚珠收進發紅的眼眶
筆和鼠標躍躍欲試,等待你的述說
黑與白,翻不出萬花筒的碎片
希望,總在霞光升起的時候閃爍
每種情感,都可以梳理成思緒的微光
你的到來只是起步,還有多輪回合
下次相見,但愿心的原野盛開花朵
(立案,作為一個法律術語,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認為可以進入法律程序的一種訴訟活動。訴訟案件進行偵查或審理的訴訟活動,是訴訟活動的起點。一個故事結束,一個故事又開始了。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
小 鎮
蜿蜒流淌的河流臂膀,彎過來
像一團孵化的蛋。不是憂郁
本來,它有自己運行的軌跡
某一天,它突然爆發,令人唏噓
灰色的瓦房,木欄桿來不及掛上紅燈籠
橙紅色的訕笑,拉直驚嘆號的崎嶇
把一段慢慢孕育的歲月,濃縮
幾個小時,裂變成魅影般的火炬
河流奔騰太急,一塊塊土方坍塌
鎮頭的風,是心急火燎的光驅
小鎮的歲月很慢很平凡,應該徐行
蒙心無妄,青瓦與粉墻就拉得趔趔趄趄
小鎮的夜,撐一支長篙漫溯
兩岸,連接青山逶迤綠水迴曲
一葉扁舟,在時光激流里起起伏伏
有漿無舵的沖浪,宛若一川煙雨的飛絮
欲望還在路上,堵著日月星辰的提示
心靈深處,已經烘烤出一片廢墟
樓塌了。小鎮還是那樣動靜自如
礫石的光焰,不會內心顫抖發虛
法度,總有強者的智慧與力量
空幻的彼岸花,哪怕花瓣落成狂雨
一陣一陣的火光,舔出凌厲的追問
小鎮有它的定力,所以緘默不語
(川西什邡洛水鎮,出現一樁奇案。一個很有前途的小鎮年輕干部,郁悶,就去燒掉一座樓房。燒房之前,他還心平氣和地觀看別人打牌,換到一張撕成兩半的五毛紙幣。點燃房屋之前,突然他撬開辦公室的幾個抽屜;大火燃起,他又現場奔走,救火救人。火場上,那兩張撕開的紙幣,使他被列為偵破對象。案情大白,無可抵賴,他卻提了一個要求,懇請不要將他撬過辦公桌的案前即興發揮,寫進偵破報告和判決書,說是“太丟人了”。該案破獲得很漂亮,該案的刑偵、預審人員,我都熟悉;我更加想念案偵的指揮者。記者跟蹤本案后,寫作報告文學《警笛,迎著火光拉響》,既記錄刑偵過程,又剖析人員心態。后來,文章收進專著《本案報道失實》“劍盾風云”專輯)
瀑布的輪轉
終于到了這個時刻。由靜到動
腦力與體力,在轟鳴聲里切換
從筆記到稿紙,勾勒成原始的線條
有了張揚騰躍的輪轉,鋪陳新圖案
行行崖上草的筆跡,點墨不是歸宿
瀑布濺射的時光,大森林的氣息
就把生命力的最初形態,逐一還原
白云,垂落成霞彩與霓虹的讀后感
雨粒,來不及咀嚼字跡的含義深度
每一段抒情,都是慢調與快板
把思想與故事,揉在瀑布的流淌聲里
溫度高低,冰冷的機器開始變暖
工人戴著紙帽,捧讀新出籠的報紙
小心翼翼,就像推晃躺放嬰兒的搖籃
街道的深處,依舊寂靜如水
今晨霞彩,報道黎明正悄悄來到天邊
紙張的飛瀑,被輪轉機的動力牽動
掠過山巒與森林的厚實胸脯
每一道瀑布的光華,有自己的理念
山花開放的欲望,青草倒映的希冀
因為,瀑布的棲息地就是山腳的清潭
清潭,總是深邃而透明的思考
把沉淀過的飛瀑,分成細流的花瓣
還要在磊磊石縫里奪路前行
每一次匯留,就是起伏跌宕的回環
峽谷,總有漂流的紅色身影
水的流向,帶著飛瀑的能量
攜帶更多的山花,一道在轟鳴中爛漫
(輪轉機是報版印刷的主要大型設備。報紙每天出版,印數多、版面大、時間緊,所以采用專印報刊的大型卷筒紙輪轉機印刷。有一段時間,德國的“曼羅蘭卷筒輪轉機”,是一種“神的存在”。這種印刷機外觀闊大,印版呈圓筒狀,用卷筒紙連續輸紙,可以進行兩面單色或多色印刷,收紙部分都配有折頁裝置,數以十萬計乃至以百萬份計的報紙能夠在數小時之內印刷完畢。每每簽完大樣,順便體驗從案頭個體作業到整個系統轟鳴般的自動運轉,飛瀑般的感受,大工業的旋律,令人心曠神怡。更加深深體會到,一篇文章的面市,哪怕洛陽紙貴;記者與編輯的亮相,哪怕事后更上層樓成名成家。流水線上,背后有很多工人弟兄在助力、在貢獻自己的智慧,應該真誠地感謝他們)
作者:賈璋岷
參與創建四川法制報社,擔任過報社記者、部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