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曾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漠視者心中盡荒蕪。”懂得欣賞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雅量。當你看到他人的缺點時,不要直接指出,而是學會欣賞別人的好,要知道,世間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有點,如果一直看著別人的缺點,受傷的只能是自己。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能讓人生更加美好。
有時候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能讓一個人重獲新生。學會欣賞別人,就是對人最大的尊重。不管你是誰,富有或貧困,健康或殘疾,都自己的閃光點,都值得我們稱贊、欣賞。更何況,發自內心的欣賞不是阿諛奉承,更多的是對別人的一種鼓勵、一種肯定。
我曾看過一部印度電影,叫《地球上的星星》。電影里的主人公是一個8歲叫伊夏的小孩,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但患有閱讀障礙癥的,他在親人和老師眼里顯得格格不入。他的作業本、試卷永遠都是紅圈圈和一成不變的。因此總是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明笑,甚至被驅出了學校。在寄宿學校的日子也不好過,依舊受到老師以及同學們的看不起,他的雙眼充滿恐懼與彷德,內心受到了重創。如果不是細心的代課老師發現他畫畫的天賦,欣賞他的畫畫,讀懂他的內心世界,并且用心與伊夏接觸、引導他,用各種名人故事激勵他,最終逐漸學會認字、寫字、也學會了穿衣系鞋帶。結局令人高興的是,他在全校的繪畫比賽中拿到了第一名,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價值。
因為懂得欣賞,受到了認可,改變了別人的一生。我們可以給予別人幫助,給他人獎賞,但為什么,不能給別人一份欣賞呢?所以,不要吝嗇你的“欣賞”,他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就像三毛說的:“人活著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你遇見了誰,被溫暖了一下,都是美好的風景。”懂得欣賞別人,別人才會欣賞你。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相互的,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你如何看人,人就怎么看你。懂得欣賞他人,其實就是善待我們自己.如果你用鄙夷的眼光看別人,別人同樣還以鄙夷的目光。世間萬物都源于自己的內心,一人眼中有一個哈姆雷特,三千人就有三千個哈姆雷特,說明不同人的眼中,認知也會有所不同。心中有景,生活處處是花香;心若荒蕪,生活處處是蕭條,多一份欣賞,也就多份美好,這樣就會拉進彼此距離,還會讓自己收獲真心和夸贊。
每天上班微笑與同事打招呼,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遇到打扮好看的同事可以夸贊,吃到好吃的飯菜夸贊廚師等等,一天下來,你會發現,自己的身心也是愉悅,這就是懂得欣賞別人的魅力。那些你給予別人的欣賞,都將化為溫暖和希望,照亮你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