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公正、公平是司法的內在要求,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執法辦案的透明度,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愈顯重要。公開聽證是檢察機關化解矛盾,參與社會治理的新方式,既體現了訴訟上的進步與民主,又有助于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是檢察機關主動轉變司法辦案理念、接受外部監督、打造陽光檢察的新舉措。今年,漢源縣檢察院已辦理3件公開聽證案件,邀請了4位人大代表、2位政協委員、5 位人民監督員共計11人次參加了公開聽證工作,充分聽取各方意見。
多方參與,體現司法為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等聽證員、“第三方”積極參與,辨析指導,勸慰安撫,努力解開當事人的“法結”和“心結”。在公開聽證一起司法救助案件中,申請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聽證員在聽取當事人申請國家司法救助的理由和承辦檢察官的介紹之后,對申請人的生活情況十分關心,進一步深入了解了申請人的家庭困難后,均同意對其進行國家司法救助。檢察機關在對此類案件進行公開聽證時,既讓聽證員更加了解司法救助工作,也讓當事人感受到了法律的溫度。
公開透明,維護司法權威。搭建一個交流平臺,認真傾聽當事人的訴求,聽取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聽證評議,將事實、證據、法律等充分闡釋,讓當事人知曉辦案程序和法律依據,增加辦案的透明度,減少辦案的“神秘感”,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法律公平正義的同時,使釋法說理更有檢察溫度。在公開聽證一起當事人多次信訪的案件中,承辦人闡述辦案過程,讓辦案過程公開透明,深入進行釋法說理,當事人對辦理其信訪案件時的辦案態度、速度、按期作出意見答復等表示滿意,有助于增強檢察機關執法公信力。
強化監督,實現公平正義。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律師等參與公開聽證,是自覺接受監督的重要表現。在對一起企業濫伐林木案召開公開聽證會時,就邀請了人民監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鄉鎮、林業、律師、工商聯及民營企業代表擔任聽證員參加聽證。聽證員在聽取案情和嫌疑人的陳述之后,圍繞案件事實、法律適用等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地發問,并形成了聽證評議意見。案件承辦檢察官詳細闡述了本案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性,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并將意見作為案件辦理的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