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案埋首,審閱卷宗,從紛繁復雜的案情中找出案件審理的主線;手握法槌,甄別善惡,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維護公平正義。這就是,雅安市雨城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姣的工作寫照。
“經審理查明,被告人申某某等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敲詐勒索罪……數罪并罰,法庭依法作出如下判決……。”2019年5月10日,雨城區法院依法對雅安市首例涉黑犯罪及“保護傘”案件進行公開宣判,涉案11人被判處二十五年至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93萬元。“太好了!犯罪分子受到了應有懲罰,人民群眾也感受到了黨中央掃黑除惡的堅強決心。”此案的公開宣判大快人心,贏得社會群眾的拍手叫好。
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李姣分管的刑事審判領域是主戰場,在依法懲處黑惡犯罪的同時,她還承擔起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日常工作。隨著案件的落幕,一直以來都神經緊繃著的李姣這才稍稍放了心。目光如炬、條理清晰、知識儲備豐富,是李姣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辦案縝密、果斷高效、“錙銖必較”……一個個自帶“狠勁兒”的形容詞,將這位女法官的形象精準地勾勒出來。
對待證據就是要“錙銖必較”
雖然時隔一年多,但是李姣仍然清楚的記得審理“申案”的種種不易和艱難。由于是雅安市首例涉黑犯罪案件,沒有可借鑒的經驗,為了將案子辦成“鐵案”, “申案”移送審查起訴后,李姣就帶領合議庭成員開啟了“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面對11個被告、21起犯罪事實、11個罪名,白天審閱案卷,晚上摘錄材料、推敲疑難問題,十點后下班成為了李姣的常態。
“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法律界定、操縱破壞選舉的犯罪依據,包括敲詐勒索等犯罪事實的證據鏈,都需要仔細推敲,遵循每一條法律適用原則。”案件審理期間,李姣翻閱了大量的法律文書,參考其他地區涉黑案件的審理辦法,并積極向刑庭的老同志請教,探索法律的適用準則。
由于案情復雜、社會影響大,僅涉及被告人就多達11人,還包括一保護傘,單案卷宗就多達54冊,堆積起來足有半人高,審理該案的艱辛可想而知。作為“申案”的審判長李姣堅持逐字逐句的細致研究,對卷宗里的難點疑點反復推敲,依法聯系相關部門補充偵查。“有時候我們都覺得她對于證據有些‘錙銖必較’”法官助理宋小飛對記者說道。在宋小飛看來李姣身上有種對待工作近乎嚴苛的執著,她不放過每一個證據,不放過每一條線索,每天都扎在小山一樣的卷宗里,忙得忘記休息,顧不上吃飯那是常有的事。
因為連續兩個月放棄周末扎在單位辦理“申案”,李姣年僅11歲身在異地念書的兒子,也只能拜托給孩子奶奶幫忙照顧。談及兒子李姣也總是滿懷愧疚“以前再怎么忙也盡量抽時間一周回去看他一次,‘申案’那會兒是真的抽不出空。”在個人生活與法官責任間的權衡中,李姣毅然選擇了后者,在她身上展現出了當代刑事審判法官的責任與擔當。
連續三天 開創審判用時最長記錄
針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合議庭成員在李姣的帶領下,用兩個月的時間迅速完成全案卷宗的閱卷和證據梳理工作,共計梳理案件卷宗材料400余萬字,書寫了一份長達176頁的刑事判決書,11名被告人無一逃脫法律的制裁。在奮力閱卷梳理證據的同時,李姣又開始著手指導制定各項庭審保障工作預案,從科技法庭物資設備調試到電力醫療衛生保障再到對外宣傳工作,每個流程、每個環節她都堅持親自參與其中,與工作人員一起反復核實具體細節,敲定最終方案。因被告、被告家屬、旁聽群眾人數眾多,為確保庭審秩序安全,李姣多次與法警大隊溝通協調,根據警力結構,科學搭配押解、執庭人員,并親自指導法警隊員開展庭審模擬演練,提升庭審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景處理能力。
這場庭審,整整持續了三天。李姣每天都要在審判臺上端坐八九個小時,而且還要時刻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和清晰的審判思路,全面掌控庭審節奏。法庭上,李姣圍繞爭議焦點層層推進,重點突出,清晰完整地反映出了黑社會性質組織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在當地稱霸一方、為非作惡及其“保護傘”的犯罪特點,整個庭審過程充分展示了她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嫻熟的庭審駕馭能力。
合議庭成員們也努力克服高強度審判節奏帶來的種種不適,視力模糊了就抓緊利用休庭間隙滴幾滴眼藥水,口渴了抿一小口礦泉水,思維稍有放松就喝點藿香正氣液……他們一邊經受著滿身的疲憊和壓力,一邊爭分奪秒盡量提高審判效率。審判臺下,參與輔助工作的工作人員們“兩班倒”,而合議庭成員們卻始終堅守在審判臺上,直至庭審結束。
歷時三天共27小時的庭審,不僅刷新了雨城區法院近年來刑事案件同一案連續審判用時最長的歷史,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黑惡案件審判模式,也為今后其他重大敏感案件的審判提供了寶貴經驗。庭審結束后,合議庭及時召開會議,反復多次對案情進行充分討論和認真評議,4名陪審員就案件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積極發表意見,最終合議庭形成一致意見。
審理結束后,該案合議庭榮立集體三等功,申某某涉惡案入選“2019年度掃黑除惡十大典型案例”
線上審判 抗疫掃黑兩不耽誤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為確保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不停、不拖、不等,疫情面前,李姣毫不畏懼勇擔當,主動放棄春節假期與家人團圓機會,提前返回工作崗位,運用“云上法庭”開展遠程提訊、遠程開庭等“無接觸式”審判活動,盡可能降低疫情對掃黑除惡工作的影響。
今年5月14日,由李姣擔任審判長,線上開庭并宣判了雨城區首例宋某等9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全案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以上6人,其中十年以上3人,退賠被害人經濟損失50萬元。
審理該案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特殊期,這給案件的送達、遠程視頻提訊等工作都帶來了較大困難。“為了確保庭審安全順利進行,我們主動向上級法院、政法委、監管所報告,協調多個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經多次商討研究才逐步掃清庭審障礙。”李姣向記者介紹,作為雨城區首例涉惡案件,該案的審理對于推進疫情防控期間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至關重要。
“邊掃邊建邊治”是李姣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原則,在做好涉黑惡案件審判的同時,她還帶領刑庭著力開展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亂點亂象等專項整治。截至目前,李姣帶領刑庭法官共發出司法建議5份,審結販賣毒品、組織賣淫、開始賭場等“黃賭毒”案件35件68人,審結尋釁滋事、組織賣淫、開設賭場等九類重點打擊的犯罪案件78件258人。
重拳之下,濁氣潰散。涉黑涉惡分子一個個認罪服法,“保護傘”一把把連根拔起。“堅定地維護司法公正,是我值得奮斗一生的事業。”在掃黑除惡戰場上,李姣就如一朵美麗的“鏗鏘玫瑰”,懷揣著“人民法官為人民”的神圣使命,在深厚的司法實踐土壤中綻放著迷人的風采,展示著新時期女法官“巾幗不讓須眉”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