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黨的扶貧政策好,我們不能等靠要”

        ——雨城區(qū)草壩鎮(zhèn)張三村貧困戶的脫貧故事
        來源: 作者:魏蓓蓓 發(fā)布時間:2020-10-20 09:13:17

        張山村(現(xiàn)雨城區(qū)草壩鎮(zhèn)合江村)是雨城區(qū)最東南面的一個山村,地勢海拔1000米左右,幅員面積近3.2平方公里,該村山高路險、資源短缺、交通不便,貧困發(fā)生率很高。2014年,張山村被評為雨城區(qū)38個貧困村之一,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農戶124戶,總人口425人,其中貧困戶23戶,貧困人口77人。自精準扶貧工作實施以來,當?shù)劓?zhèn)、村和幫扶部門始終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資源、精準施策、統(tǒng)籌推進”的工作思路,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扎實推進產業(yè)扶貧、政策保障兜底,不斷激發(fā)貧困戶的脫貧斗志,2017年該村實現(xiàn)了村級摘帽,2018年23戶貧困戶全部實現(xiàn)脫貧。

        周顯國:脫貧不能“等靠要”

        周顯國.jpg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張山村村民周顯國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收入穩(wěn)定了,產業(yè)有發(fā)展,住院、看病有醫(yī)保,房屋安全了……如今這一切,用周顯國的話來說,這是他曾經想都不敢想的。

        10月13日,天空淅淅瀝瀝下著小雨,周顯國在自家獼猴桃果園里采摘獼猴桃。“今年,我3畝地共收成了2000多斤獼猴桃,上個月就賣完了,純收入近1萬多元,這些剩下的為數(shù)不多的小果,準備留著自己吃。我有今天的發(fā)展,要感謝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幫扶部門。”周顯國笑著感慨道。

        周顯國是張山村2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共有2口人,母親因患重病行動不便,長期需要照顧,既要照顧母親還要維持生計,沉重的生活重擔全壓在周顯國一個人身上。

        2014年,精準扶貧政策讓有著勤勞吃苦性格的周顯國看到了希望,當?shù)攸h委政府不僅幫其母親購買了醫(yī)療保險,還為他提供了公益性崗位。此外,通過土地入股、技術入股的方式,他還加入了高山飛地手工茶葉合作社,與合作社簽訂了投資分紅協(xié)議,根據(jù)效益,合作社每年為他分紅。

        “黨的扶貧政策越好,我們越不能等、靠、要,還是要靠自己努力和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才是長久之計。”周顯國說。在管理好家里茶園的同時他還主動學習獼猴桃種植技術,一年下來,6畝茶園,3畝獼猴桃,種植總收入達到了3萬余元。2016年,周顯國摘掉了“貧困帽”,嘗到產業(yè)發(fā)展甜頭的他并沒有因此而滿足,而是帶著其他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成為了獼猴桃種植帶頭人,只要有村民向他請教,他都毫不保留地向大家傳授種植技術和經驗,在他的帶動下,周圍不少貧困戶都有了明顯的增收。2018年周顯國被評為“雅安市脫貧先進個人”。

        周顯國家的老房子.jpg

        周顯國舊房子

        周顯國家的新房子.jpg

        周顯國新房子

        “公益性崗位工資、茶葉、獼猴桃收入再加上合作社的分紅,一年下來,還是有4、5萬。”采訪中,周顯國給我們細細地算了他一年的收入。同時他還表示,今后還要繼續(xù)努力,爭取把日子過的更好。

        徐炳林: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徐炳林在修剪茶樹.jpg

        臨近中午,記者來到張山村3組,村民徐炳林站在自家院子門口,穿著干凈整潔,臉上掛著微笑。走進院子,迎面是正在即將翻新改造完工的房屋,妻子在廚房灶臺前忙著生火,一家溫馨而美好……

        看到這樣的場景,很難想象徐炳林曾是村里遠近聞名的“懶漢”,10多畝茶園懶得打理,雜草叢生,一年到頭,一家三口基本靠吃低保和慰問物資度日,全家年收入不到2000元。

        “以前的徐炳林每天就是喝酒,放著重病的妻子不管不問,今天發(fā)的低保補助,明天就變成肉和酒。”說起過去的徐炳林,當?shù)氐拇迕窈透刹慷贾睋u頭。

        徐炳林一家三口人,因妻子身患殘疾和白內障等疾病,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剛開始,我們來給他做思想工作,無論怎么勸,他還是不為所動,后來通過多次談心,我們終于了解到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妻子重病無法勞作,昂貴的醫(yī)藥費讓他望而生畏,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張山村第一書記席雯益說道。

        在了解到他家情況后,當?shù)攸h委、政府為徐炳林妻子購買了醫(yī)療保險,大大減輕了他家的經濟負擔。

        “她看病、吃藥一年算下來要花費近萬元,政府給我們買了醫(yī)保以后,醫(yī)療費用基本上全部報銷,不用再愁吃藥、住院費用,2017年還給她免費做了白內障手術,讓她重見光明,可以從事一些簡單勞動,黨的政策太好了。”徐炳林說。

        黨的好政策讓曾經對生活失去信心的徐炳林看到新的希望,重新點燃了他脫貧致富的斗志,2015年,他將自家荒蕪的10多畝茶園管理起來,只要村上開展茶葉種植技術培訓,他一堂課也不落下,不斷學習精進自己的種植技能,于2017年成功摘掉了窮帽。

        “去年,我一個人管理茶園和養(yǎng)雞,一年下來我一個人收入就有近1萬元,兒子也在外面打工掙錢,收入還可以,現(xiàn)在的家庭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幾倍。”徐炳林感到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徐炳林的妻子.jpg

        如今的徐炳林,不僅生活發(fā)生了改變,思想也發(fā)生了改變。他說,接下來,他準備將自家13畝茶園全部精心管理起來,改良改種,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家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

        (魏蓓蓓)


        責任編輯:向芷漫

        最新資訊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xù)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fā)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fā)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湖县| 兖州市| 扶绥县| 杭州市| 宜章县| 繁峙县| 观塘区| 新泰市| 伊宁县| 江源县| 江川县| 乌苏市| 大宁县| 长治市| 任丘市| 淮南市| 临邑县| 达州市| 九龙县| 华坪县| 织金县| 阿瓦提县| 台东市| 会东县| 饶平县| 开封市| 广宗县| 龙胜| 衢州市| 澳门| 双牌县| 团风县| 临邑县| 和田市| 宁国市| 靖州| 正蓝旗| 保康县| 申扎县| 高阳县|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