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會伴隨著考驗,同樣,時間也會創造成績;時間會伴隨著遺憾,同樣,時間也會創造希望;時間會伴隨著艱難,同樣,時間更能催人奮進。
今年伊始,黨中央吹響了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號角,為新時代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發展使命,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治蜀興川再上臺階。市委四屆八次全會科學闡釋了雅安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發展思路和舉措,賦予雨城建設成渝地區生態康養旅游目的地等戰略任務,為雨城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肩負使命不負重托,10月30日,雨城區委五屆二十三次全會召開,交出這樣的成績單:1—9月,全區地區生產總值146.32億元,同比增長2.5%;區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5億元,同比增長11.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7%,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2%。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
其間,既有前所未有的疫情沖擊也有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
但,這擋不住雨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同舟共濟、拼搏實干的魄力,擋不住雨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拼搏為了人民 結果讓人心安
雨城人不會忘記,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市民不出門、親友不串門、商鋪不營業、景區不開放、燈會不亮燈……整個城市被按下了“暫停鍵”。
同樣,更不會忘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那些逆行的背影。
疫情防控工作中,雨城區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筑牢源頭、基層、隔離三道防線,總計投入資金1400萬元。截至目前,全區累計確診病例1人,治愈1人,無疑似病例。
2月19日,在雨城區農民工返崗“春風行動”發車現場,22名農民工乘坐專車,從雨城區晏場鎮出發,前往位于浙江省寧海縣西店鎮的務工地點。這是雅安市首班運送農民工返崗的跨省專車。8天后,“春風”專車再啟程,37名農民工踏上返崗路。
農民工返崗,這是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和雨城區探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
3月24日,雅安市康樂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正式取得省藥監局發放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應急注冊證》和《應急生產許可證》,這是雅安市首家取得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應急注冊證和應急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企業取證后,全力投入正式生產。有效填補我市疫情防護用品生產空白,緩解雅安市疫情防護用品不足的現狀,極大地滿足了全市復工、復產、復商、復課之需。
推介省外就業崗位19700余個、市內就業崗位8900余個,發放外出務工健康申報證明5萬余張,一個個雨城農民工順利返崗;市屬6家規上工業企業、區屬35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面復工復產,一家家雨城區內的企業復產,自此雨城開始按下“快進鍵”。
雨城區72歲的老黨員黃有良曾將這段戰疫故事寫成詩歌、演成快板、拍成視頻,他說:“希望這一段段戰‘疫’故事能留一點溫暖和感動,能鼓一點信心和勇氣。”
戰疫路上,每一個雨城人都是英雄。
奮斗為了人民效果令人欣喜
每天早上8點,雅安市農特產品扶貧超市(張碗農民菜直銷店內)一開門,顧客便會蜂擁而至。
“張碗的菜好,煮的軟,吃著香。”顧客黃姐這樣評價。站在收銀臺后的雨城區青江街道張碗村黨支部書記楊海就會自豪地說:“那當然了,張碗村的菜可是村民們用有機肥灌溉出來的,保證綠色有機。”
扶貧超市中的這一幕,每天都在上演,黃姐已經成了扶貧超市里的眾多回頭客之一。扶貧超市開進小區,助推張碗村蔬菜銷售,將消費力轉化成為源源不竭的致富力,這是雨城區在脫貧攻堅中的又一探索。
近年來,雨城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來抓,全區11705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
隨著社會進步和城市發展,對城市管理的標準和要求越來越高。燈火輝煌的正黃美食風情街上,人頭攢動、美食飄香。這里的熱鬧背后并不見雜亂無章,取而代之是整潔有序。這其實要歸功于“3+8”街長制。
作為雨城區基層治理工作的一環,街長制的實踐,讓市容市貌得到提升,讓正黃美食風情街成為“網紅打卡點”,為雨城發展夜經濟打開了一盞探照燈。
奮斗為了誰?雨城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為了人民!
為此,雨城將練好內功擺在重要位置。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深化“先鋒領航·全域提升”基層黨建攻堅行動,分層推進各領域和區域基層黨建工作。130名優秀農民工進入村干部隊伍,79個村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四個監督”同向發力,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3件27人;受理信訪舉報97件,處置問題線索221件,立案103件113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8人,留置6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6人。
因為熱愛著這一方土地,熱愛著這一城人民,所以將熱愛作為理由,堅持為民初心,堅持奮斗為了人民,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在奮斗前行的腳步中無限提升。
發展為了人民,成果全民共享
9月22日,雨城區重點項目推介會暨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蓉舉行,雨城區攜天府之肺、熊貓故鄉、藏茶之鄉、川西咽喉、頤養之地“五張名片”對外推介雨城。并重點推介藏茶產業園項目、熊貓小鎮項目、上里藝術小鎮綜合開發項目、合江民宿集群打造項目、體育制造產業園項目等5個項目。據了解,此次活動共簽約13個項目,總投資57.05億元,其中現場集中簽約5個項目,總投資24億元。
這是雨城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都平原經濟區的步伐的努力和態度。
積極、主動,不等、不靠!
據統計,今年以來雨城區堅持投資唱主角,積極開展各類招商活動70余次,累計新簽約項目24個。其中,億元級項目占13個,總投資94.26億元。
今年以來,雨城區不斷優化城鄉發展布局,繁榮老城歷史文化街區,突出姚橋政治文化商貿中心,完善大興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中心城區品質不斷提升。高標準建設文教新城,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四川籃球學院、四川國際體育賽事中心和雅安金熊貓體育制造加工園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7月28日,雅安文教新城被授予“四川體育產業創新試驗區”稱號,成為四川省首個體育產業創新試驗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資源優勢稟賦的雨城對此深有體會。今年以來,雨城區堅持綠色優先,按照體育產業“千億級市場”布局,做大做強茶葉、林竹、綠色工業、商貿物流、康養旅游“五大百億產業”,著力構建“5242”產業發展總體布局,縣域經濟發展穩中有進。今年1-9月,雨城區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被納入省級園區培育名單;茶產業綜合產值達53億元;先進材料等新興產業產值占比達39.12%;成功創建碧峰峽國家5A級景區和天府旅游名縣,全區接待游客692.7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0.05億元。
雨城用固守著的這一抹綠,回應了時代呼喚:綠而美,綠變金。
看一看、走一走,這些發展成果,真真實實就在身邊。
(文:胡月 圖:雨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