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雨城區推行民事服務“三代”模式,實現“群眾動嘴、干部跑腿”。
“三類渠道”推動民事全程代辦。親民化“一門式辦理”。全面開展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實現整合改革后村活動陣地“一村一站點”,通過“兩拆三去”實現機構名稱、標識標牌、規章制度、管理制度、服務事項、服務標準、服務平臺“七統一”。標準化“一卡代辦”。制定“便民服務代辦卡”,聯合民政、農業、社保、醫保、衛健等區級部門梳理25類村級代辦事項,明確政策標準、所需資料、代辦流程、受理時間、代辦時限、聯系方式、意見反饋7項內容編印成冊家家戶戶發放服務卡。個性化“一對一落實”。建立“全程代理”服務網絡,從村常職干部、第一書記、鄉鎮包村干部等人員中選任代辦員571名,負責受理事項的全程代辦、過程跟蹤和結果反饋,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抽查回訪制、日常監督制,提升代辦質效。
“三級網格”推動事務集中代理。推行聯戶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整合各部門下沉到村的事務,協調推進網絡事務集中代理。合理設置網格。以自然村落、村民小組或一定數量住戶為基本單元,劃分綜合網格和專屬網格,設置“綜合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統籌人員職責。建立職責清單和運行機制,綜治網格員為主,整合地災監測員、交通協管員、食品安全信息員等力量,吸納黨員、村組干部、村民代表骨干,實行“1+N”網格化聯戶模式。構建三級網格。搭建村組戶三級聯動治理服務體系,網格員包片定期開展搞宣講、聽民意、辦實事、解民憂,攻堅克難促帶動、化解糾紛促和諧等工作,有效破解部門“幾大員”設置崗位多、人員多、管理難、統籌難“四難”問題,實現信息在網格采集、問題在網格發現、困難在網格解決。
“兩項制度”推動民情分類代處。建立“遍訪遍談”制度。構建“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聯片、中層干部包村、機關干部包組、村組干部掛戶”民情聯系網絡,先后發動1300余名干部通過入戶走訪、田間地頭談心等方式全方位收集群眾訴求4500余條,達到“兩走遍”“四必訪”。建立“臺賬銷號”制度。由村黨組織、鎮(街道)黨(工)委根據權限定期對收集問題進行集體研判,逐村分類建立民生訴求、困難群眾、安全穩定“三本臺賬”,推動村建明細賬800余件,鎮(街道)建綜合賬100余件,實現清單化管理、臺賬化銷號,確保群眾訴求及時、有效解決到位。
(程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