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雨城區探索便民服務“三代”模式

        來源:雨城區委組織部 作者:程誠 發布時間:2020-11-03 09:57:43

        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雨城區推行民事服務“三代”模式,實現“群眾動嘴、干部跑腿”。

        雨城區青江街道石馬社區開展“移動辦公”進小區活動.jpg

        “三類渠道”推動民事全程代辦。親民化“一門式辦理”。全面開展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實現整合改革后村活動陣地“一村一站點”,通過“兩拆三去”實現機構名稱、標識標牌、規章制度、管理制度、服務事項、服務標準、服務平臺“七統一”。標準化“一卡代辦”。制定“便民服務代辦卡”,聯合民政、農業、社保、醫保、衛健等區級部門梳理25類村級代辦事項,明確政策標準、所需資料、代辦流程、受理時間、代辦時限、聯系方式、意見反饋7項內容編印成冊家家戶戶發放服務卡。個性化“一對一落實”。建立“全程代理”服務網絡,從村常職干部、第一書記、鄉鎮包村干部等人員中選任代辦員571名,負責受理事項的全程代辦、過程跟蹤和結果反饋,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抽查回訪制、日常監督制,提升代辦質效。

        “三級網格”推動事務集中代理。推行聯戶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整合各部門下沉到村的事務,協調推進網絡事務集中代理。合理設置網格。以自然村落、村民小組或一定數量住戶為基本單元,劃分綜合網格和專屬網格,設置“綜合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統籌人員職責。建立職責清單和運行機制,綜治網格員為主,整合地災監測員、交通協管員、食品安全信息員等力量,吸納黨員、村組干部、村民代表骨干,實行“1+N”網格化聯戶模式。構建三級網格。搭建村組戶三級聯動治理服務體系,網格員包片定期開展搞宣講、聽民意、辦實事、解民憂,攻堅克難促帶動、化解糾紛促和諧等工作,有效破解部門“幾大員”設置崗位多、人員多、管理難、統籌難“四難”問題,實現信息在網格采集、問題在網格發現、困難在網格解決。

        “兩項制度”推動民情分類代處。建立“遍訪遍談”制度。構建“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聯片、中層干部包村、機關干部包組、村組干部掛戶”民情聯系網絡,先后發動1300余名干部通過入戶走訪、田間地頭談心等方式全方位收集群眾訴求4500余條,達到“兩走遍”“四必訪”。建立“臺賬銷號”制度。由村黨組織、鎮(街道)黨(工)委根據權限定期對收集問題進行集體研判,逐村分類建立民生訴求、困難群眾、安全穩定“三本臺賬”,推動村建明細賬800余件,鎮(街道)建綜合賬100余件,實現清單化管理、臺賬化銷號,確保群眾訴求及時、有效解決到位。

        (程誠)

        雨城區網格化干部入戶走訪詢問群眾需求.png


        責任編輯:向芷漫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手游| 专栏| 三江| 镇赉县| 宜良县| 龙南县| 梁山县| 墨江| 获嘉县| 永年县| 滨州市| 比如县| 乾安县| 南乐县| 漳州市| 措勤县| 萨迦县| 台中县| 阿拉善右旗| 阿瓦提县| 利辛县| 海南省| 车致| 永昌县| 宜君县| 孟津县| 安陆市| 明光市| 东宁县| 游戏| 尼勒克县| 文山县| 来安县| 叙永县| 磴口县| 盐边县| 晋城| 南城县| 日土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