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
“您好!請問有人在家嗎?”
“我們是人口普查員,來開展人口普查工作。”
“大國點名,沒你不行”。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啟動以來,連日來,雨城區的普查員們身穿紅馬甲,佩戴印有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識的工作證,入戶上門到社區居民家中開展入戶摸底登記工作。
“貼心”的普查員
李德珍是雨城區東城街道上壩路社區的一名公益性崗位人員,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啟動后,她便主動加入到了人口普查員的行列。10月22日,記者見到李德珍時,她已經完成了112戶入戶走訪摸底登記工作。
“我負責的小區很熟悉,前期我就把所負責的100多戶居民走了一遍,對不在家的居民,我會采取電話或者微信提前與他們“預約”,約定好入戶時間再上門,這樣能避免上門撲空,空跑一趟,效率也會高很多?!崩畹抡湔f。
身穿紅色馬甲、佩戴工作證、手提深藍色文件袋……這是李德珍開展普查工作的標配,在她的深藍色袋子里,除了有普查表格、筆等物品,還有口罩、鞋套。每到一戶居民家中,她都會戴上口罩和鞋套開展普查登記工作。
“這是社區為我們配的口罩和鞋套,在進入居民家中的時候,我都會戴上口罩、穿上鞋套后才進屋普查,這也是對居民的尊重?!崩畹抡湔f道。
遇到多次走訪不在家的,李德珍還會在住戶門上張貼一張蓋有社區印章的通告,通告最下方留有她的姓名和電話,并注明是小區普查員,讓對方回家后聯系她上門登記。
李德珍細致、貼心的普查方式受到了很多普查對象的好評,大家稱她為“貼心”普查員。
“最年長”的普查員
“謝師傅、謝師傅,開門,人口普查來了……”
晚上7點30分,劉煥容用力敲門并大聲向屋內喊道。一位老大爺大爺緩緩打開了房門。
“聽見你的聲音,我才開門,才相信是人口普查,現在歲數大了,害怕被騙?!贝鬆斦f道。
劉煥容,84歲,是河北街道斗膽社區61號大院業委會副主任,在雨城人口普查員中,她是年齡最大的一位。這么大歲數,怎么還加入人口普查員的行列?
“我們這個小區是老舊小區,共有178戶居民,80%以上住戶都是老年人,年輕普查志愿者去敲門,他們不信任,害怕上當受騙,不敢開門,我熟悉大院里的每戶居民,他們也熟悉我,所以我就加入了普查員隊伍,和大家一起完成人口普查任務?!?/span>
起早貪黑、走街串巷、爬樓入戶,這對今年84歲高齡的劉煥容來說還是有些吃力,雖然辛苦,但她說,在有生之年,能盡自己所能,為國家做些事,我感到挺自豪的?!眲ㄈ蓍_心地說道。
“堅強”的普查員
“您好,我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普查員?!?0月22日晚上8點,四川農業大學大三學生王付云敲開了大北街21號一戶住戶的家門,這是她入戶摸底的第11天。
在這十多天的入戶摸底走訪中,王付云克服了很多困難和問題,入戶走訪摸底時,面對普查對象不理解、不配合,她都堅持多次上門,耐心細致地解釋說明。一天,在從自己所負責普查小區到社區的的路上,因太過著急,王付云意外從單車上摔了下來,摔傷了腿,摔碎了牙,當時嘴里全是血,她哭了。受了傷的王付云,在休息兩天后,依然還是堅持繼續開展入戶走訪。
但在普查工作中不乏有暖心時刻,王付云說,“有一天晚上8點左右,我在一位老奶奶家入戶登記,進門之后,老奶奶很配合我完成了摸底登記,在交談過程中,她還給我講起了她的故事,臨走時,她將她親手縫制的小包送給我……”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意義非凡,看似普通的人口數字卻需要用汗水和耐心一個一個去核實,才能保證準確可靠?!蓖醺对普f道,很幸運能成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志愿者其中一員,參與其中,鍛煉了自己的心智與社交能力,在服務社會中完成了一次自我價值的實現,整個過程累并快樂著?!?/span>
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中,他們只是眾多普查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在人口普查一線,還有很多這樣的普查員每天起早貪黑、走街串巷、不辭辛勞,用實際行動助力“大國點名”,在此,衷心向她們道一聲“辛苦了”!
(魏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