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雨城區創業商城自產自銷區,幾位市民在商販李大姐的攤位上挑選新鮮蔬菜。李大姐說,過去自產自銷區是撐傘經營,一旦下大雨,傘也不管用,不僅地面有水,衣服也會被雨淋濕。自從安裝鋼架大棚后,再也不用擔心風吹雨淋,心情好,生意也好。
不僅是自產自銷區,整個商城都有了大變化。
現在的創業商城,地面干凈衛生、攤位整潔有序、通道安全暢通……在此經營棒棒雞的彭明武,說起經營環境的變化,豎起大拇指夸贊:“基礎設施提升了、衛生保潔常態化、經營管理規范化,變化有目共睹。”
以前:設施陳舊破損 人多車多擁擠
創業商城是城區最大的農貿市場,經營面積有15000平方米,擁有店面和攤位五六百個,銷售的菜品齊全,還有許多周邊農戶背來銷售的菜品,蔬菜新鮮、價格不高,成為市民最愛光顧的市場之一。
“經營環境確實有了大變化。”彭明武等多名經營戶接受采訪時說,過去的創業商城,設施陳舊,由于沒有限制車輛進入,每天,電瓶車、自行車、機動三輪車等隨意進出,加上前來購物的人絡繹不絕,甚至還有人在通道上擺菜攤,多種因素疊加,導致市場內非常擁擠。此外,幾個鋼架大棚年久失修,且有破洞,有的銷售區域沒有大棚,靠大傘遮風擋雨;賣魚攤區,因沒設置專門的魚池,商販把魚裝在大盆里銷售,導致地面都是水,魚腥味也濃;水果攤區在露天壩里,攤主只能自備傘具,傘的樣式不統一,衛生清掃不及時,經營環境較差。
現在:整改措施有力市場面貌大變
現在的創業商城,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了,面貌煥然一新。
記者在創業商城看到,電瓶車、自行車等非機動車不見了,車與人爭道的現象也沒有了,地面干凈衛生。5個高大的鋼架棚下,是經營戶的攤位,有蔬菜區、水果區、肉類區等,攤位上,商品擺放整齊,種類繁多,攤位前的地面也很干凈。
在熟食攤區,各攤位上全部安裝了防蚊、防蠅、防塵的“三防”設施;水果攤區,統一制作了遮陽棚和攤柜,整齊規范;賣魚攤區建起了魚池。
雨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東城市場監管所副所長丁渠和介紹,過去的創業商城基礎設施確實陳舊落后,加上管理不嚴,經營者和購物者都有意見。為給市民提供良好的經營環境,相關部門對創業商城經營環境進行全面整治,對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先后更換了鋼架大棚,新增了水果攤區大棚、農民自產自銷區大棚;取締了活禽交易及宰殺點,改造了公共廁所;為熟食經營攤位、門店增設了“三防”設施;在活魚銷售攤區,新建了魚池,杜絕了水流滿地的狀況;改造、疏通了市場排污渠道,并全部蓋好蓋板;增加了清潔人員,增設了帶蓋垃圾桶,升級改造了垃圾庫;為防電瓶車、三輪車等進入,在進出口增設了擋樁……一系列的整改措施,讓創業商城經營環境就此改變。
市民對創業商城經營環境怎樣評價?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他們普遍認為,農貿市場是居民“菜籃子”供應的重要場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通過改造,現在的創業商城軟硬件提升、經營秩序好、管理更加規范,衛生干凈整潔,在這里購物,安逸、舒心。
記者了解到,我市通過補齊農貿市場短板、整治市場環境等措施,讓農貿市場的“顏值”得到提升,經營戶文明誠信經營意識得到提升,經營秩序井然,受到廣大市民稱贊。
(彭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