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雨城區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影響帶來的農民工欠薪隱患增多、欠薪投訴增長的趨勢,圍繞欠薪問題“雙清零”目標,堅持源頭治理,實施關口前移,在抓預防、強監管、重協作、嚴懲戒上下功夫,變被動應付為主動應變,變“事后治療”為“事前問診”,多管齊下,構筑起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銅墻鐵壁”。
四級一體畫好治欠“同心圓”
積極探索構建“區——片區——鎮(街)——村(社)”4級一體的同心治欠“管理網”,實行區級分管領導包案,對重大欠薪案件由聯系分管的區級領導牽頭負責,“一人一案”定期督導協調,推進辦理,確保案件有人督、有人管;實行勞動監察專員包片,將轄區分為4個片區,落實包片專員,每個片區由1名勞動監察員負責,既包情況掌握、又包問題調處還包社會穩定,確保農民工工資問題“找得到人、解決得了”;實行鎮(街)負責人包點,落實“屬地管理”原則,各鎮(街道)對農民工工資支付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發揮基層農民工服務站和多元化調解組織作為根治欠薪“前哨”的作用,全面梳理收集轄區內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建立項目臺帳、欠薪信息臺帳,掌握欠薪線索,加強人民調解;實行村(社區)干部包人,對有惡意欠薪和討薪苗頭的,將問題化解、人員穩控責任落實到村(社區)干部頭上,實行“一幫一”“人盯人”,防止發生欠薪群體性事件。
五方協作形成執法“聚能環”
切實織密公、檢、法、司、人社5部門協同維權的“法制網”,印發《加強聯動協作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明確公安、法院、檢察院、司法以及人社部門的工作職責,完善案件辦理流程,建立起矛盾聯動調處、案情隨時會商、工作定期調度、裁審無縫銜接、執行保障有力的工作機制,構筑起強有力的司法保護網,增強了根治欠薪的工作合力。
三個維度開通監督“直通車”
著力從社會監督、媒體監督、群眾監督三個維度構建全天候、無死角的“監督網”,聘請10名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社會監督員,不定期開展對在建項目和勞動密集型企業欠薪問題的明查暗訪,及時反饋欠薪線索,監督工作落實;在雨城融媒體平臺開辟“農民工維權”板塊,宣傳政策法規,通報工作情況,曝光欠薪問題;暢通24小時勞動監察執法值班電話,及時受理群眾投訴舉報,對反映的欠薪問題和線索即接即處,“不過夜”調處。
多方聯動攥緊懲戒“鐵拳頭”
努力構建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網”,發揮人社部門的牽頭作用,落實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責任以及發改、金融等部門和機構的協同責任,深入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加大對欠薪案件的執法打擊和聯合懲戒力度。今年以來,協調處理欠薪問題139個,主動發出監察詢問通知書24份,責令整改問題20個,行政處罰1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移送公安案件1起,納入黑名單管理1家;受理仲裁申請185件,其中調解結案82件、裁決結案52件,其他方式結案14件,按期結案率100%,為400余名勞動者追回拖欠工資11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