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推薦

        脫貧攻堅丨雨城區駐村“第一書記”的脫貧工作手記

        來源:雨城區委組織部 作者: 發布時間:2020-12-14 15:55:05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在脫貧攻堅這場硬戰當中,雨城區駐村“第一書記”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帶著深深的為民情懷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把腳踩進泥土,把汗拋向田野,深入扶貧一線,撲下身子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村里謀發展、促振興,在打贏脫貧攻堅戰、走向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彰顯擔當、奉獻力量。今天,讓我們繼續聽聽這些雨城區駐村“第一書記”們怎么說。

        01、望魚鎮大溪村第一書記  黃昌運

        望魚鎮大溪村第一書記黃昌運在宣傳推介大溪村土特產五黑雞.png

        我叫黃昌運,來自于雨城區稅務局,2017年4月派駐大溪村任第一書記。剛來的時候,大溪村有194戶717人,50戶貧困戶,尚有15戶35人未脫貧,無集體經濟,交通不便,怎么樣進村,就怎么樣出村。

        這幾年以來,我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弘揚“釘子”精神,下足“繡花”功夫,對標作業。2018年,大溪村順利實現“戶脫貧、村摘帽”。

        立足于貧困村發展情況與村民實際困難,我們因地制宜,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持續引導全村百姓,特別是貧困戶利用林地散養五黑雞,并在幫扶部門爭取資金10萬余元,購買10000余只雞苗,免費提供給村里的老百姓。現在望魚鎮大溪五黑雞七彩蛋具有一定規模和口碑,成為大溪村名符其實的土特產。

        同時,我還牽頭成立了村集體100%控股的“雅安四基平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以銷促扶”,增加老百姓收入,激發百姓內生動力,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3萬余元,銷售大溪優質農副產品突破100萬元。看到顯著的增收,村里的父老鄉親們也更加堅定了致富奔康的信心和決心。

        02、上里鎮建新村第一書記  劉欣

        上里鎮建新村第一書記劉欣(右一).png

        我叫劉欣,是一名退役軍人,結束軍旅生涯后成為了一名司法警察。2018年1月,我接受組織安排,來到了雅安市雨城區上里鎮建新村擔任第一書記。

        以前的建新村是一個有貧困戶68戶233人的貧困村,產業凋敝、基礎設施落后,面對這塊“難啃的骨頭”,我并未退縮。軍人的本色就是迎難而上。在1000多個日日夜夜里,我和全村干部群眾一起,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實現了戶脫貧村摘帽任務。我們引進一家食用菌種植基地和一家年出欄數達萬頭的大型養豬場,完成了三個貧困村聯辦茶葉加工廠修建,不斷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同時,積極推行垃圾分類處理、打造法治文化廣場,并在上里鎮張溝思源小學建立了全市法院首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

        在新冠肺炎疫情、“8·11”特大暴雨發生以后,我始終堅守在一線,帶領廣大黨員志愿者、村組干部沖鋒在前,無論是勸返群眾、挨戶測量體溫,還是幫助貧困戶代銷農產品、排查安全隱患等,我始終把廣大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部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一直激勵著我在政法戰線上和脫貧攻堅路上努力工作,我也將繼續腳踏實地、不改初衷、不負韶華!

        03、草壩鎮徐山村第一書記  余青霞

        草壩鎮徐山村第一書記余青霞(右二).jpg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工作既要治標,更要治本,治本還是要靠發展。

        初到徐山村是在2018年6月,這里依山傍水,距城區僅17公里,區位優勢是發展帶動村集體經濟的有力前提,怎樣利用資源發展好村集體經濟是我思考最多的。經過與村兩委商議決定,我們圍繞“抓基礎、壯產業、強經濟”扎實進行壯大集體經濟工作。

        明確工作方向后,我們首先夯實基層黨組織,以產業為依托,推行“黨支部+”工作模式,立足產業實際,成立“茶葉交易市場”,為900多戶農戶戶均增收了2500元;其次,組建了“手工茶作坊”收購貧困戶茶葉,吸納貧困戶就業12人次,銷售茶葉2500余斤,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5000元;同時,開設“親青農場”扭轉土地,轉變經營模式,提供微田園耕種;成立“村級供銷社”低價供應農資,為農戶提供便利。

        常言道,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不通嚴重制約村里發展,兩年半來,我們通過多方爭取籌措資金498.1萬元,全村內實施6133米道路硬化,極大方便了徐山村6個村民小組群眾的生產生活。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徐山村2019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30150元,2020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8085元。



        責任編輯:向芷漫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崇礼县| 沙湾县| 扬中市| 南宫市| 海阳市| 济源市| 云浮市| 民丰县| 襄汾县| 静乐县| 通化县| 资溪县| 咸宁市| 阳信县| 尤溪县| 卫辉市| 邯郸市| 卢龙县| 广东省| 仙居县| 陆良县| 屏南县| 微博| 镇安县| 明水县| 谢通门县| 贵州省| 栾城县| 望城县| 高雄县| 伊川县| 安宁市| 平凉市| 金山区| 宁乡县| 肥城市| 于都县| 高青县| 杭州市| 响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