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雨城區周公山鎮孔坪鄉的龍河新竹編合作社里,陳升換和合作社成員正在用竹絲編織瓷胎花瓶,經過近2個小時的編織,一個小巧、精美的竹編花瓶工藝品呈現在大家眼前……“這些五顏六色的竹絲是將竹片削成竹篾,將竹篾拉成竹絲,然后對竹絲進行防腐、染色等處理……經過60多道工序后形成竹絲,最后才能用這些竹絲進行編織。”陳升換介紹。
開展職業培訓 提升就業創業能力
今年35歲的陳升換是龍河新竹編合作社創始人之一,同時也是一名竹編技能培訓師,于2017年就取得了高級工藝編結工職業資格證書。
“能有今天的這一切,這都得益于2011年雨城區就業局開辦的免費竹編技能培訓班。陳升換說,“免費技能培訓打開了我的創業就業之門,更是改變了我的命運。”
陳升換是周公山鎮新榮村人,她的祖輩都在從事竹編業,但主要是做“背簍、簸箕”等粗制的竹編制品,從小耳濡目染的她便對竹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一直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
周公山鎮位于雨城區南面,距離雅安市區10公里,是周公山旅游度假區的核心區,也是周公山溫泉公園的所在地。全鎮森林面積6.18萬畝(其中竹林5萬余畝),森林覆蓋率81%,林竹資源豐富。
為幫助當地提升竹產品加工能力,助推竹產業發展,2011年,雨城區就業局在孔坪鄉開展了竹編工藝技能培訓,當得知在家門口就能免費學到專業的竹編技能培訓時,陳升換毫不猶豫報名參加。
“我還記得當時參加的職業技能培訓班是雨城區就業局聘請的眉山竹編大師來給我們上課,竹編老師教我們編織果盤、花籃等,當時一共學習了45天,最后順利通過考試,拿到了竹編初級證書。通過一個多月的學習,陳升換掌握了基本的竹編手藝,編織出來的竹編產品被銷售一空,嘗到了竹編織產品“甜頭”的陳升換決心繼續學習、鉆研竹編技藝。
2013年,雨城區就業局開展的竹編技能免費提升培訓班開班,陳升換再次報名參加,通過三個月的學習,她掌握了平面竹編工藝手藝,并通過考試拿到了竹編中級證書。經過幾年來的不斷學習積累,陳升換熟練地掌握了立體竹編、平面竹編、瓷胎竹編工藝,也為她開啟了創業之路。2014年4月,她與同村的孫新勇創辦了雅安市龍河新竹編專業合作社。隨后一年多的時間里,合作社先后成為五家藏茶廠包裝定點供貨單位,2015年,合作社銷售收入就超過450萬元。2017年創辦了雅安周山竹業有限責任公司,并與重慶、上海客商簽下長期供貨協議。
竹編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每當簽訂一筆竹編工藝品編織的供貨任務時,就按各農戶的生產能力,以合同的形式把生產任務分配給農戶,按標準化完成訂單。56歲的王永芬自合作社成立以來就加入合作社,如今已是合作社“老”成員。
“我之前也參加了區上辦的竹編培訓班,加入合作社后又跟著陳升換老師專業學習平面竹編、瓷胎編織工藝,現在我除了能編織傳統的背簍、簸箕竹器外,還會平面圖、瓷胎等工藝品編織,有了編織技術,我現在每個月靠竹編能掙到2000多塊錢,守著家門口就能掙錢。”王永芬笑著說道。
“就業局的培訓班免費教會了我竹編手藝,我也要回報大家,只要愿意學竹編工藝,我都全部免費教,每個月我們都會開辦培訓班,截至目前已經開辦了109期,前來學習竹編技術的學員約有3000人。”陳升換自豪地說道。此外,陳升換還被聘請到樂山、武漢等地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傳授竹編技藝。
兌現培訓補貼 助力群眾實現就業創業
近年來,得益于雨城區就業創業促進中心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實施,實現就業、創業的城鎮勞動者還有很多,陳升換只是雨城區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眾多受益者中的一個縮影。
據雨城區就業創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雨城區就業創業促進中心通過開展竹藝編結、烹飪、茶藝、電工、焊工、家政服務等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等,幫助一批又一批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掌握“一技之長”,成功實現就業、創業致富夢。2020年,全區共兌現培訓補貼資金338.05萬元,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共2298人次。
就業是民生之本,培訓是就業之基。下一步,雨城區就業創業促進中心將順應市場需求,拓展培訓工種,探索訂單式培訓,使更多參加技能培訓的適齡勞動者掌握技能后順利實現“就業”,讓“培訓”這條線穿進“就業”這根針眼里,編織繪制雨城就業創業美好圖畫,讓更多像陳升換這樣的人走上就業創業舞臺,實現她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