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脫貧攻堅丨雅安市雨城區駐村“第一書記”的脫貧工作手記

        來源:雨城區委組織部 作者:雨宣 鄧悅 發布時間:2021-01-14 15:35:17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在脫貧攻堅這場硬戰當中,雨城區駐村“第一書記”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帶著深深的為民情懷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把腳踩進泥土,把汗拋向田野,深入扶貧一線,撲下身子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村里謀發展、促振興,在打贏脫貧攻堅戰、走向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彰顯擔當、奉獻力量。今天,讓我們接著來聽這些雨城區駐村“第一書記”們怎么說。

        01、草壩鎮九龍村第一書記  劉冰

        草壩鎮九龍村第一書記劉冰(中).jpg

        我叫劉冰,來自雨城區委辦公室,2018年5月派駐草壩鎮(原大興鎮)九龍村擔任第一書記。按照九龍村脫貧工作計劃,2018年底九龍村將實現脫貧摘帽的目標任務。時間緊,任務重,一分一秒都經不起浪費,每一項工作的落地落實都決定著脫貧的步伐。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基層工作的艱難,作為黨員的我沒有退縮,迎難而上,順利完成了九龍村的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建強基層黨組織。主動融入,示范帶動,黨性意識喚起責任擔當。緊緊圍繞基層黨支部這個戰斗堡壘開展工作,不斷宣傳黨的宗旨、政策,教導黨員干部履行黨員職責與義務。讓每位黨員干部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認清工作形勢,認真堅守崗位,擔當各自職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九龍村逐步形成了在學習教育中統一思想,在工作研討中達成共識,在工作開展前有目標有分工,在落實中有方法有步驟的慣性意識。

        完成脫貧目標。在扶貧工作中積極協調九龍村“五個一”幫扶力量,因地制宜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對貧困戶逐戶研判,制定“一戶一策”幫扶方案。經過廣大黨員干部的不懈努力,2018年10月,九龍村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都達到國家“一超六有”脫貧標準,全面實現了貧困戶脫貧。同時,九龍村新建完成的活動室、文化院壩、衛生室等基礎設施投入使用,村集體經濟收入也突破了18000元,人均約50元,達到了國家“一低五有”的貧困村摘帽標準,全面完成了戶脫貧、村摘帽的目標任務。

        改善交通條件。我剛到九龍村時,村里只有一條寬3.5米、長約6公里的“簡九路”,彎多路窄坡度大,且常有落石,出行十分不便。2018年,依托國家脫貧攻堅政策,九龍村先后完成了簡九路加寬、交安設施安裝,環山路硬化和產業路硬化等國家項目,極大改善了安全出行、資源輸出等交通條件。同時,經協調各方力量,在村民們共同努力下,九龍村成功自建了一條通往八角村的對外交通道路,從此改變了九龍村進出道路唯一,地理位置閉塞的現狀,為九龍村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提升產業發展。九龍村成立了村級集體經濟聯合社,搭建平臺謀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同時,九龍村將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入股企業,2020年獲得分紅2.06萬元,確保了集體經濟收益和資金保值增值。

        茶葉產業方面,九龍村茶葉種植面積達到1000余畝,并持續發展油茶套種,目前面積約500畝,已有300余畝實現投產;積極探索山桐子產業項目,種植面積約100畝,預計4年左右可以掛果出產,豐產期長達70年。同時,九龍村與引進的企業共同成立了九農山茶葉專業合作社,創建了“九農山”茶葉品牌,推出了“九龍禪茶”系列產品?!捌髽I+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打破了茶葉銷售難的瓶頸,實現了茶葉培育、采摘、加工、銷售、消費、文化傳播等全產業鏈。2020年,九龍村茶葉鮮葉銷售增加了10萬余斤,茶葉制品銷售約5萬元,每畝茶葉產值增加約1000元,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增加5000多元,人均增加16元。

        “聞雞起舞勇挑重擔,躍馬揚鞭不忘初心?!眮淼骄琵埓鍍赡甓嗟臅r間,我一直不畏艱難、勇挑重擔、奮力進取,今后,我也將一如既往保持工作作風,繼續為九龍村的發展而努力奮斗! 

        02、望魚鎮中壩村第一書記  古德旺

        望魚鎮中壩村第一書記古德旺(圖左).jpg

        我叫古德旺,來自雨城區醫療保障局,從小生長在大涼山農村的我,親睹了太多因為貧困而有病不能治、有學不能上的情況,也深知扶貧對改變一個家庭乃至數代人命運的重要性。因為懂得所以付出,2018年7月,我主動向組織申請成為了八步鎮觀化村駐村隊員,2019年3月,我被選派到望魚鎮中壩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中壩村地處高山,資源貧瘠,產業基礎差。雖然2017年實現了脫貧摘帽,但中壩村返貧風險極大,我深知肩上的擔子很重。2019年到村后,我迅速熟悉村情民情,快速找到工作抓手,聚焦脫貧標準,著重產業發展,致力改善村容村貌。

        村、戶兩手抓,突出產業扶貧?!耙赂?,先修路”。經過多方努力爭取,2019年中壩村加寬通村道路4公里、新建林區道路約5公里,為村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以九層巖養蜂合作社發展為抓手,以拓寬銷售渠道為突破口,發展壯大村特色產業發展。積極尋求農商行、中國移動等企業合作,建立“互聯網+”蜂蜜銷售模式,蜂蜜銷往全國,線上線下累計幫助合作社銷售蜂蜜500余斤,推動實現產量和效益的“雙創收”;同時,將村集體閑置魚塘打造成垂釣愛好者的“打卡地”,2個月累計垂釣游玩人次到1200人次,村集體經濟增收3700元。在推動戶產業發展方面,鼓勵貧困戶發展養雞養豬等傳統養殖業,2020年共計補助貧困戶養雞350余只、養豬60頭,幫助銷售雞蛋、雞、竹筍等3余萬元,戶均增收3000余元。

        三個強化,穩固提升成效。強化黨建引領,在精準扶貧、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帶領黨員干部亮身份、樹標桿,充分發揮支部“頭雁”作用和黨員模范作用。強化入戶走訪,堅持每月至少一次全覆蓋走訪,實時準確掌握每戶困難和返貧風險,制定精準措施解決相關困難,共計解決飲水、教育、就醫等實際困難200余起。強化宣傳引導,通過農民夜校、壩壩會、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等方式,宣傳黨的政策和發展理念、培訓種養殖業技能,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提升貧困戶主觀發展意愿,加強扶貧扶志扶智相結合;同時,積極推動廁所革命、垃圾分類等工作,著力改善貧困戶人居環境,戶貌村容煥然一新。

        如今,看到村民們增收致富,看到村容村貌顯著提升,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驕傲,所付出的一切苦和累都是值得的!今后,我將常行有為之事,常謀百姓之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擔重任,銳意進取,繼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03、周公鎮漆樹村第一書記  任樂強

        周公山鎮漆樹村第一書記任樂強.jpg

        我叫任樂強,來自雨城區人民檢察院,2019年3月派駐周公鎮漆樹村擔任第一書記。2014年漆樹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5戶112人,2018年已全部脫貧。我擔任第一書記后,把加強產業發展,實現農戶持續穩定增收,鞏固好脫貧成果作為主要工作目標任務。

        鞏固發展現有種植業。組織村“兩委”帶領群眾鞏固現有獼猴桃基地,投工投勞開展獼猴桃除草、施肥、梳果等環節管護,2019年實現合作社收入破“0”。同時,開展產業結構調整,先后爭取項目資金近20萬元,發展球蓋菇30畝,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及其他村民近百人務工,實現務工收入13余萬元。

        縱深推進產業發展。爭取幫扶單位贈送貧困戶雞苗1320只和小豬2頭,為貧困戶人均增產增收400余元。同時,新發展貧困戶種植茶葉、黃柏等經濟作物22畝。

        培育大戶示范帶頭。鼓勵村民桑萬洪帶頭搞養殖,現已建成年出欄量達200頭生豬的圈舍,連續兩年獲利累計50余萬元,并成功領取了家庭農場營業執照,成為漆樹村第一個帶頭示范的貧困戶,也是雅安市脫貧致富的能手。

        作為一名第一書記,我時刻銘記著“人民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干什么”的理念,發揮一切可動用的力量,幫助漆樹村老百姓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04、上里鎮鄭灣村第一書記  鄭尚權

        上里鎮鄭灣村第一書記  鄭尚權.jpg

        我叫鄭尚權,來自雅安市財政局,2019年6月被選派到雨城區上里鎮鄭灣村擔任第一書記。來到陌生的工作崗位,我迅速轉變角色,到村民家中,到田間地頭,短時間內熟悉村情,握緊了脫貧幫扶的“接力棒”。

        作為雨城區貧困人口最多的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18戶400人),鄭灣村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不健全,老百姓急需解決的困難多。我時刻不忘做好基層黨組織的脫貧攻堅“帶頭人”,以鞏固脫貧成效,建設美麗鄉村,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工作主線。

        通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在幫扶單位市財政局和區委政法委的支持下,爭取到各級資金740余萬元,新建產業道路2.4公里、黑化入村道路1.8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187盞、重建橋梁2座、修復堡坎2處、修建村文化活動陣地、新建中省財政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茶葉加工倉儲廠1個,同時引進茶葉廠商帶動全村茶產業發展。如今的鄭灣村,基礎設施完善,村集體經濟發展一片向好。

        時光荏苒,一年多的時間,我在鄭灣村流下了許多汗水,而與汗水交織的則是越來越強的責任和擔當,這是一段幸運又幸福的經歷。如今,每當看到整潔美麗的村貌,看到村民們臉上幸福的笑容,我就會感到無比溫暖,同時我也堅信,鄭灣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雨宣  鄧悅)


        責任編輯:王菡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霍邱县| 丽江市| 通江县| 丰都县| 思南县| 武城县| 娄烦县| 彭水| 营口市| 都昌县| 淅川县| 太白县| 炉霍县| 临武县| 河池市| 海宁市| 庄河市| 张家口市| 霍邱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安阳县| 尚志市| 普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赣州市| 广安市| 洪洞县| 肇庆市| 平遥县| 孝感市| 东乡族自治县| 抚宁县| 壤塘县| 宕昌县| 城固县| 绥滨县| 寿阳县| 龙南县| 南京市|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