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雨城: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為群眾撐起“健康傘”

        來源:雨城區衛健局 雨城融媒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3-25 16:33:39

        “十三五”期間,雨城區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鞏固深化醫改,推進健康雨城建設,全面落實惠民政策措施,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逐步優化,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全區衛生健康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凝聚強大合力  構筑防疫長城

        為及時有效應對疫情,區衛健局壓實工作責任、制訂應急預案、工作方案,建立疫情監測“三道防線”。

        加強重點人群管控。嚴格落實對境外來(返)雨人員“14+7+7”醫學觀察措施,繼續落實重點人員防控措施和閉環管理。2020年全區累計集中醫學觀察509人。

        有序開展新冠疫苗接種。規范設置8個新冠疫苗備選接種點,開展培訓和演練2次。2020年完成首針接種1956人份(含市本級511人份),次針接種663人份,未發生嚴重異常反應,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全面落實“應檢盡檢”要求。充分發揮監測預警體系的作用。每周按要求開展核酸檢測。2020年區人民醫院累計新冠核酸檢測發熱病人、門診病人、住院病人、陪護人員、醫務人員17643人。區疾控中心對重點疫區入(返)雨核酸檢測采樣2319人次。累計檢測冷鏈食品及包裝樣本308個、環境樣本 405個。

        加強疫情防控硬件提升。推進傳染病區建設。將傳染病院區建設納入規劃,投入300萬裝修改造8張傳染病床位,預計2021年6月建設完成投入使用;建立“1+N”城市檢測基地。區人民醫院已具備3008份/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區疾控中心正在積極啟動城市核酸檢測提升項目;全面完成發熱哨點診室和發熱病人臨時隔離室規范設置。完成8個片區發熱哨點診室建設;21家基層醫療機構,4家民營醫療機構全部具備核酸采樣送檢能力;規范集中隔離管理,實行“四專”管理模式,安排專人負責從機場或指定酒店接回境外返雨人員157人。

        高起點謀劃  探索醫養結合體系建設

        區衛健局圍繞打造“健康雨城”總目標,積極探索醫養融合發展新路徑,開展醫養結合試點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及時出臺設置標準。制定《雅安市雨城區康養(醫養)場所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為醫養產業發展提供了參照依據。立足區情制定規劃。明確 “醫療+康養+旅游”為主題的發展思路,全面推進萬森康養莊園等旅游康養為一體的特色項目。

        緊抓川西醫養中心發展機遇,在雨城區草壩鎮金沙村建設川西醫養中心東區——雨城區醫養中心。

        鞏固深化醫改  推進健康雨城建設

        雨城區按照“十三五”規劃綱要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逐步建立起首診在“基層”的分級診療制度,基層醫療機構診療量逐年提升,實現了縣域內診療率達90%以上。

        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院建設。我區已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6年至今,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業務收入的32.65%。繼續鞏固實施雨城區人民醫院和區婦幼保健中心取消藥品加成改革。2016年至2020年,我區取消藥品加成讓利群眾達2959萬元,全區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29.44%,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12.57元,切實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并積極開展“三乙”創建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先后投入資金6600萬元,改造綜合大樓,新增更換醫療設備近500件等。2019年區人民醫院順利通過國家“三乙”綜合醫院評審。

        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置基本醫療設備。全區24所鄉鎮衛生院、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增設了B超、心電圖機、血液生化儀等常規設備,個別衛生院還配備了DR設備。

        完善村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目前166個村都建立了村衛生室,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每個鄉鎮衛生院均有1-2名經過規范化培養的合格全科醫生。

        健全全民預防保健制度。堅定不移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我區制訂完善了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的實施方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覆蓋率達85%以上。2016年至今,全區居民健康檔案累計建檔人數35.56萬份,建檔率達97.72%;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1683人,規范化管理1624人,規范化管理率96.49%。

        加快構建分級診療模式。為了強化區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促進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之間有序轉診,我區舉行了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簽約儀式。截至目前,雨城區人民醫院分別與雨城區23家基層醫療機構簽訂雙向轉診協議。并創新家庭醫生管理模式,2019年在華興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姚橋衛生院建成全市首批智能家庭醫生工作室,2019年10月,承辦了四川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現場培訓班,并進行經驗交流發言。截至2020年,雨城區共計簽約17.04萬人,簽約率46.68%,貧困戶簽約率100%。

        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根據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做好2017年基層衛生機構中醫館及中醫角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川中醫藥發〔2017〕19號),下達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建設資金240萬元和中央資金20萬元,共計260萬元,已經建成中醫館26個。

        全面實施二孩政策

        我區從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辦理生育服務登記10329例(其中:一孩5915例、二孩4414例)。特殊情形再生育3例。全面兩孩政策貫徹實施在我區平穩落地。強化培訓宣傳引導。我區向鄉鎮、街道辦事處計生辦發放了30000份“全面兩孩”政策宣傳資料,并在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公開欄、村(委會)公開欄全覆蓋粘貼“全面兩孩”宣傳資料,“全面兩孩”政策的知曉度達到了家喻戶曉。

        重點項目建設如期完成

        雨城區衛健系統共有“4.20”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總規數24個,2016年中央預算內項目共2個,2016年至2018年貧困村村衛生室建設共38個,2019年實施的歷年剩余中央資金項目3個,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資金項目5個,地方專項債券資金1個,計劃總投資32298萬元。

        災后重建項目:雨城區衛健系統“4.20”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總規數24個,計劃總投資20040萬元。現除雨城區人民醫院建設項目外其余項目均已投入使用并完成竣工審計、財務決算以及固定資產的錄入工作。

        中央預算內項目:雨城區衛健系統2016年中央預算內項目共2個,計劃總投資共計5275萬元。截至目前,兩個項目均已投入使用并完成竣工審計、財務決算以及固定資產的錄入工作。

        貧困村衛生室建設項目:除3個貧困村屬衛生院所在地未打造村衛生室外,其余35個貧困村衛生室均進行了新建或裝修改造,總投資共計237.75萬元。目前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2019年實施的歷年來剩余中央資金項目:2019年實施的雨城區草壩鎮、大興鎮、望魚鎮衛生院附屬工程及維修項目資金來源為歷年來剩余中央資金,總投資145萬元,三個項目均已竣工。

        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資金項目: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資金項目共五個項目,總投資共計5083萬元。截止2020年11月10日,完成3806.48萬元的支付,支付率達到74.89%。現每個項目均有序推進,2020年12月底全面竣工。

        專項債券資金項目:2020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項目為雅安市雨城區人民醫院能力建設項目,2020年申請專項債券1500萬,2020年10月底已全面完成資金支付。



        扎實推進“健康扶貧”行動

        建立貧困人群衛生扶貧基金救助機制。制定下發了《雨城區衛生扶貧基金使用實施細則》,管好用好衛生扶貧救助基金。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和慢性病門診治療實施個人自付費用控制在醫療總費用的9%以內的衛生扶貧基金救助政策,累計撥付衛生扶貧基金1243.92萬元,救助人次達23775人次。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和慢性病治療實施“先診療后付費”的“一站式結算”服務。制作了5000本《雨城區貧困人口健康扶貧就醫證》,便于對貧困患者進行身份的精準識別和方便貧困患者就醫。

        健全貧困人群公共衛生服務機制。免費為貧困人口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簽約服務,簽約服務率達100%,對貧困人口開展健康教育宣傳覆蓋率達100%,在脫貧攻堅期內免費為貧困人口進行一次體檢,截止2020年,已為8150名貧困群眾進行了免費體檢。

        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創衛工作

        “十三五”期間,我區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工作,在環境整治、病媒生物防制、衛生創建、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相應的成績。2016年-2020年全區投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經費共計434.38萬元。每年春秋兩季如期開展“除四害”消殺活動,開展效果較好,有效預防和控制了蚊蟲傳播疾病以及其它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2016年至2019年全區創建國家級衛生鄉鎮2個,省級衛生鄉鎮3個,省級衛生村24個,健康家庭100戶。

        (雨城區衛健局 雨城融媒)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莒南县| 凤山县| 乌兰察布市| 洛扎县| 连南| 修武县| 定结县| 广南县| 长阳| 南投市| 奇台县| 西畴县| 南安市| 台安县| 泰宁县| 武平县| 溧阳市| 寿宁县| 内黄县| 泉州市| 湟源县| 阿勒泰市| 邢台市| 孝义市| 汉沽区| 毕节市| 银川市| 罗田县| 鄂州市| 北宁市| 濮阳市| 凉山| 嘉义市| 二连浩特市| 泗水县| 广元市| 韩城市| 疏附县| 逊克县| 莱芜市| 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