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雨城區晏場鎮團結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的徐雅蓉,是雨城區眾多基層黨員干部中的一份子,扎根基層為農村經濟文化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作為雨城區人大代表,她積極收集群眾所期所盼。集幾個身份于一身,她更是在“為民”二字上下足工夫。
家住雨城區晏場鎮團結村67歲的吳德洲有一門炒制米花糖的好手藝。米花糖一到市場上,便會一銷而空。
春分過后,晏場鎮的茶葉進入采摘期。吳德洲的米花糖更得茶農喜愛。“早上起來煮個醪糟,放一塊米花糖,既美味又節約時間。中午在地里,米花糖就著牛奶或者茶水,不耽誤采茶。”雨城區晏場鎮團結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徐雅蓉說。
除了在當地售賣,吳德洲一直想將米花糖賣出去。“為了實現我這個理想跑前跑后,徐雅蓉給我普及了很多互聯網銷售的知識。”吳德洲說,徐雅蓉幫他規劃了以后的發展方向,注冊商標、嘗試網上銷售,并將米花糖做成當地一大特色,成為游客裝滿后備箱帶走的特產之一。
吳德洲對這個規劃充滿向往,充滿希望。
徐雅蓉是個行動派,做事不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有了事情立刻就干。這種超強的執行力,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整個團結村。
“以前村民的環保意識不強,所有垃圾都是直接扔進垃圾池,一些殘渣腐爛后味道非常大,十分影響村民生活及村莊形象”為此,徐雅蓉帶領村組干部大力推行垃圾分類。“依靠群眾,把各項工作做好,首先要發動群眾。”徐雅蓉說,“垃圾分類開始之前,我們組織召開了20余場次群眾會、院壩會,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引導群眾大力支持并配合垃圾分類。那是最累的時候,從早到晚都挨家挨戶指導群眾垃圾分類。不過,現在看到團結村干凈整治的村貌,就覺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除了在垃圾分類、環境整治等“硬件”上苦下功夫,在鄉風文明上也毫不落后。
“我們每年都會開展衛生家庭、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調動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動員村民主動清潔房前屋后、維護公共環境、鄰里團結互助等。現在,大家的熱情一年比一年高。”徐雅蓉說,評選活動中村民們比、學、趕、超,極大提升了團結村的村風,讓文明新風吹進了每一個團結村民的心田。
今年,團結村爭取到中省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100萬元,主要依托巨星養殖建設養豬場,預計10月份建成投產,村集體經濟有望突破10萬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團結村發展的勁頭更足了,徐雅蓉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成為人大代表,我感覺非常光榮,同時,我也有義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徐雅蓉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將一如既往地為群眾做好事實事,竭盡全力為村民服好務,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提升村集體經濟,鞏固鄉風文明成果,并盡心盡力履行代表職責,當好群眾的代言人,決不辜負人民的囑托。
(胡月 甘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