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漢源縣檢察院積極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作為推進學習教育、踐行初心使命的實際體驗,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在案件辦理中,轉變司法理念,認真學習和踐行“楓橋經驗”,著眼于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在確保案件依法正確處理的基礎上,講究辦案的方式方法,主動把司法辦案工作向化解社會矛盾延伸,通過公開聽證、釋法說理、心理疏導等工作,引導和幫助當事人化解積怨,把法、理、情統一到執法辦案中,努力實現案結事了。依托公開聽證,對某建筑工程公司與某鎮人民政府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檢察監督一案召開公開聽證會,促成當事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實現化解矛盾與推動發展的有機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展集中治理重復信訪和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作,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實施方案,進一步提升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質效,推動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對4起重復信訪案件實行院領導包案,落實包接訪下訪、包調查落實、包回訪化解等包保責任,著力化解重復信訪問題。進一步提高司法救助案件辦理能力,及時發現司法救助線索,嚴把救助標準和條件,規范開展救助工作。對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7名未得到賠償且家庭生活困難的刑事案件被害人進行司法救助。
開展法律顧問進村。院領導帶頭,擔任法律顧問的20名檢察干警,劃分為7個小組,深入12個鄉鎮20個行政村,“面對面”收集社情民意,“點對點”整治頑瘴痼疾,“心貼心”解決群眾訴求,進一步推動“開門整頓”的深入開展。堅持從群眾實際出發,圍繞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執法司法問題和法律服務需求,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幫助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及時發現易導致矛盾激化和引發群體性糾紛的苗頭隱患,重點關注涉法涉訴信訪人員的情況,主動溝通了解其思想動態和訴求,變群眾上訪為主動下訪、回訪,積極有效地化解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縱深開展法治宣傳,利用群眾趕集、特殊節日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禁毒、食藥品安全、未成年人保護、勞動權益保障、控告申訴、傳染病防治等方面的普法教育,結合典型案例、以案釋法,促進各鄉鎮、行政村依法管理經濟社會事務,有效預防法律風險,不斷增強廣大基層干部群眾的法治意識,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和法治氛圍。借助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開展換屆選舉法治宣傳和警示教育,結合辦理的涉黑惡、涉“三農”和破壞換屆選舉案件進行以案說法,努力營造“關心選舉、支持選舉、依法參舉”的良好法治氛圍,確保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進行。
開展法治進校園。檢察長帶頭,10名政治思想過硬、業務水平較高的法治副校長,陸續深入到漢源縣第二中學、漢源縣職業高級中學等校園,召開座談“開門納諫”,聽取學校、老師、學生及家長代表對檢察工作、檢察隊伍存在的問題不足,以及對隊伍教育整頓的意見和建議,并對收集到的13條意見建議進行了現場回應。舉辦“送法進校園” “法治課堂”等活動,結合發生在未成年學生身邊的典型案例,采用以案釋法、情景假設、現場提問、互動交流的方式,講解和剖析《憲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修正案(十一)》,以及校園欺凌、預防性侵、交通安全、青少年維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教育引導學生們爭做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持續落實“一號檢察建議”,通過聽取匯報、實地查看、翻閱資料等方式,對幼兒園、中小學進行專項督導檢查,重點督查校園安全管理、教職員工管理、師德師風建設、從業人員審查、落實強制報告、學生法治教育等方面的貫徹落實情況,對發現的隱患、問題提出建議及整改期限。
開展環境衛生大清理。大力開展衛生大掃除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組織干警對網格化責任區域和正義小區周邊的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清潔,及時清掃路面、清運垃圾、清理雜草,不留衛生死角。活動中,干警們手拿掃把,充分發揚不怕臟、不怕累的優良作風和團結協作的良好精神風貌,對人行道、房前屋后、公共區域的煙頭、紙屑、果皮、枝葉、雜物等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打掃,確保地面無垃圾雜物、下水道通暢干凈,營造干凈整潔的環境。同時,加強對責任區域和正義小區住戶、周邊群眾的宣傳引導,結合疫情防控、環境衛生、文明禮儀等,進一步加強健康知識科普宣傳,切實強化群眾的環境衛生意識。
接下來,漢源縣檢察院將繼續教育引導干警堅守人民立場,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立足檢察職能,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確保隊伍教育整頓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漢源縣檢察院 郭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