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雨城區精心謀劃、迅速行動、多點發力,動員號召全區全體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學習,結合各單位工作職能特點,制定有特色的學習方案,力行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全面統籌部署學
《實施意見》印發后區委迅速成立雅安市雨城區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召集相關單位對《全區黨史學習教育總體安排》及6個專項方案進行研究討論,明確各責任單位工作職責,細化活動內容、時間安排及責任分工,確保規定的學習教育內容落到實處;扎實推動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黨史學習教育用書的學習宣傳,做好《雅安市雨城區革命老區發展史》《中國共產黨雅安市雨城歷史》等閱讀材料的使用,以高標準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區委黨研室、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下發《關于在清明節期間開展“學黨史 祭英烈”主題活動的通知》,充分發揮好烈士紀念設施宣傳教育作用,服務黨史學習教育工作。
凝聚群眾走心學
雨城區各單位深挖行業特色亮點,以接地氣、貼人心的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讓黨史教育“活”起來,讓群眾廣泛參與進來。
區委老干部局積極發揮老黨員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獨特優勢,開展“百名老黨員講百年故事”宣講行動,組織“銀發”志愿者進社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講座,引導“五老”志愿者進學校,化身“紅色使者”講述紅色故事,激勵廣大干部群眾不忘初心,不斷奮斗前;康藏路社區聯合轄區恒博醫院在社區黨員活動室開展學黨史主題教育暨“我為群眾辦實事”健康知識講座,轄區內居民踴躍參與活動,社區工作人員為居民們發放了黨史學習宣傳資料,醫務工作人員現場為居民測血壓、血糖等健康檢測,把黨史學習與日常生活充分融合;青江路社區聯合雅安市中醫院、阿建發藝會所和社區580志愿者在胡家坪居民院壩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用心幫扶送春風”主題活動,為居民義診義剪,有力地拉近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距離,深入推動便民志愿服務常態化,真正把學黨史、悟思想煥發出的熱情轉化成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河北街道各社區攜手雅安市金熊貓院線公司,在轄區居民大院組織展播《建黨偉業》《長征》《我和我的家鄉》《打過長江去》等紅色主題電影,通過觀看影片這種靈活生動的方式,引導干部群眾和學生學好黨史,親近黨史。
線上線下結合學
為營造學黨史、知黨情、感黨恩的濃厚氛圍,雨城區積極整合學習資源,不僅圍繞“黨史學習教育”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干部讀書班、主題黨日、紅色教育基地觀摩等豐富多彩的線下活動,同時以“掌上雨城”APP、“靜美雨城”微信公眾號為載體,開設“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黨史百年天天讀”專欄,真正做到自學與集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交流體會與組織生活相結合,從“面對面”到“鍵對鍵”實現黨史學習教育的“全滲透”;區婦聯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活動,依托“雅女之聲”微信公眾號專欄,通過圖文、音頻等形式,每日更新巾幗英雄人物故事等黨史精選視頻,結合紅色資源,追尋紅色記憶,截至目前已推送專欄38期;中大街社區組織開展以“童心向黨”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有機結合。小學生們用豐富的情感,深情朗誦《童心向黨》《致中國共產黨》《紅領巾向黨》《獻給黨的一首詩》《我們的黨》等詩歌,進一步強化了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未成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紅色資源傳承學
回溯黨的歷史,追尋紅色足跡,才能真正感受紅色文化魅力,雨城區各單位活用雅安紅色資源,走進紅色基地,聆聽紅色故事,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加入腦入心。雨城四小新華校區師生在天全紅軍紀念館和紅軍村開展研學活動,通過破冰儀式、開班授旗、現場教學、參觀教學、素質訓練、體驗教學、互動教學等環節,體驗紅軍戰時生活,了解紅軍在天全的重大戰情和歷史事件,重溫革命歷史,學習革命先烈英勇事跡;雨城區稅務局開展“聽老一輩講故事”活動,組織黨員、干部聆聽百歲稅務人張正綱講述自己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參加稅收工作的故事,接受一次真實而感動、震撼而深刻的黨史教育;八步鎮組織新一屆各村黨組織書記前往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遺址開展主題活動,在紀念館里聆聽了長征、大渡河戰役、紅軍長征過雅安、翼王悲歌、歷史評述等5個部分的紅色故事,從中感悟革命精神、尋覓入黨初心、堅定理想信念,進一步激發各村支書的工作熱情,強化黨性修養和責任意識,不斷增強新班子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東大街社區組織入黨積極分子探望老黨員,積極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黨的精神,通過入戶走訪,讓年輕黨員感受現實生活中的紅色教育,堅定對黨的信仰和熱愛,激勵年輕一代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
(雨城區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