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縣檢察院堅持問題導向,嚴格開展自查自糾,聚焦違反“三個規定”填報不規范問題,從教育、監督、建章立制入手,著力解決“不敢填、不會填、不愿填”突出問題,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逢問必填”取得了初步成效。
狠抓“三個強化”,解決思想認識不到位。一是強化主體責任。通過召開黨組擴大會、全院干警大會、黨支部會議,填報個人自查事項等方式,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要求,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倒逼規范記錄。二是強化示范引領。結合高檢院《關于建立過問或干預、插手檢察辦案等重大事項記錄報告制度的實施辦法》,把記錄報告的重大事項從司法辦案擴大到干部選拔任用、項目安排等5個方面,落實“三個規定”季報、重大事項記錄月報制度,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示范表率作用。教育整頓以來,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帶頭如實填報重大事項9次。三是強化學習教育。通過黨組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全院集中學習,認真組織干警學習“三個規定”,對48名檢察人員開展全覆蓋、分層次的談心談話,做好一對一發動,引導干警打消思想顧慮、放下思想包袱、主動說明問題。
嚴格“三個監督”,解決填報記錄不規范。一是內部監督促進規范。在全院實行“零報告”和過問了解“逢問必填”模式,要求長期“零報告”的部門和個人進行自查整改,促使檢察人員養成記錄報告習慣。把嚴格執行“三個規定”納入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責任書、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重要內容。針對填報不規范發現的問題,堅持“集中學”與“專家講”相結合,切實提高填報規范。二是倒查監督促進規范。結合教育整頓案件質量評查和檢察人員違紀違法案件情況,梳理問題線索,對檢察人員是否存在違反“三個規定”情形進行倒查,從中發現可能存在的未如實填報記錄問題。三是外部監督促進規范。通過全縣“兩會”、“開門納諫”座談會、法律顧問、法制副校長、“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廣泛征求代表委員、企業家、律師和群眾代表的意見建議,及時整理歸納為5類15條,逐條對照深入分析研究,細化措施辦法,明確責任落實,落實開門整頓,自覺接受監督。
構建“三種機制”,解決配套制度不完善。一是建全督促機制。制定《漢源縣人民檢察院對違反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開展過篩子式倒查實施方案》,印發《關于集中補報2018年以來過問或干預、插手檢察辦案情況的通知》,堅決貫徹落實“三個規定”及重大事項報告要求,結合“自查從寬、被查從嚴”政策,要求全體檢察人員將2018年1月以來該報未報的情況予以補報,對違反“三個規定”情況開展倒查。二是建立工作方案。明確組織人事、計劃財務、檢務督察、執法辦案等高風險崗位人員,記錄報告違反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等重大事項,長期“零報告”的應納入“重點關注群體”,從談心談話、警示教育等方面建立工作方案,加強教育管理。三是制定問責辦法。制定執法司法不規范行為問責辦法,明確檢察人員應當嚴格遵守辦案規矩、紀律和法律,不得過問和干預正在辦理的案件,不得非法干預、阻礙辦案,或者提出不符合辦案規定的其他行為,對違反規定者一律嚴肅處理并追究主體責任。
(漢源縣檢察院 張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