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隊伍教育整頓走深走實,雅安市檢察院堅持學以致用、聚焦民生、主動作為,用檢察履職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責任擔當,出臺十二項舉措推動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踐行司法為民。
一是聚焦共同持續推動城市基礎安全治理,開展窨井蓋安全大排查。 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四號檢察建議”,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窨井蓋安全大排查活動,對故意破壞窨井蓋等市政基礎設施的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打擊。進一步加強與窨井蓋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形成打擊治理合力;進一步督促相關部門積極履職,解決窨井蓋深層次問題,消除公共安全隱患。 二是聚焦服務綠色發展示范市建設,開展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專項監督。 通過適時提前介入、行刑銜接、派駐檢察等工作機制,積極拓展監督線索來源,促進環境監管部門積極作為,依法履職;切實加強對水源、空氣、土地、林木、礦產等資源以及珍稀動植物資源司法保護;充分運用追訴、追漏等監督職能,通過重大破壞生態環境資源案件提級辦理等機制,嚴厲懲治破壞生態環境資源違法犯罪;建立“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等生態檢察工作機制,為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和環境污染防治等提供司法保障。 三是聚焦森林防火重大任務,開展公益訴訟專項監督。 結合春節、夏季是我市森林防火關鍵期,重點對林區輸配電設施、林區林園、自然保護區等重點目標重點區域開展森林防火公益訴訟,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發出檢察建議,共同保護好森林資源和綠水青山。 四是聚焦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 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開展“嚴厲打擊網絡犯罪,共同防控網絡風險”為民辦實事專項行動,對利用網絡、針對網絡和在網絡空間進行的各種犯罪,包括電信詐騙、網絡盜竊、網絡賭博、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的犯罪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進一步強化與相關單位的協同作戰合力,依法嚴懲涉網絡犯罪,積極參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五是聚焦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專項檢察。 落實高檢院“一號檢察建議”,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犯罪、持續推進“法治進校園”,做實法治副校長工作。開展預防性侵害、預防校園欺凌、禁毒等專項法治教育。聯合相關部門建立罪錯未成年人分級處遇機制;建立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早發現、早預防、早教育機制;與相關部門建立未成年人幫教協作機制。 六是聚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 對2020年以來辦理的刑事案件進行梳理,重點對盜竊、詐騙案件中被害人為農民工且損失未得到賠償的案件建立臺賬,進行審查。緊盯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對符合條件的,通過支持起訴和執行監督,依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七是聚焦涉案困難群眾,開展司法救助專項行動。 將辦案與司法救助和鄉村振興相結合,對2020年受理的審查批準逮捕、審查起訴案件進行梳理,重點對老年被害人、因案致殘人員信息進行登記造冊,實地走訪,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及時辦理司法救助。 八是聚焦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開展“治重化積”專項工作。 對省檢察院交辦的每一件重復信訪案件都由承辦檢察院的院領導包案化解,到2021年11月,雅安市檢察機關重復信訪案件化解率達到80%。持續落實院領導接訪制度,落實群眾來信來訪7日內程序性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通過上門走訪,加強釋法說理等,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九是聚焦促進矛盾糾紛實質化解,開展民事行政檢察專項監督。 緊盯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依托公開聽證、檢察辦案團隊釋法說理等方式,讓當事人打開心扉,暢所欲言,檢察官抓住矛盾“牛鼻子”,通過設身處地的擺事實,講道理,打開當事人心結,以促成當事人和解、撤回監督申請、息訴等方式,集中化解一批矛盾糾紛,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十是聚焦提升社會基層治理,開展社區矯正巡回檢察。 與市社區矯正委員會辦公室、市司法局聯合印發《雅安市社區矯正巡回檢察工作辦法(試行)》,開展社區矯正巡回檢察監督,進一步提升社區矯正案件質量,規范檢察機關辦理社區矯正監督案件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社區矯正對象“再犯罪”,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十一是聚焦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開展法治宣傳集中行動。 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積極開展法律 “七進”活動,提升全社會法治意識。圍繞“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入城鄉基層治理創新聯系點就盤活用好鎮村公有資產、提升農村交通運輸服務水平、推進合并村集體經濟融合發展等開展“法律會診”,分析評估鄉鎮村撤并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風險,及時提供法律參考意見,培養法律明白人,服務和促進鄉村振興。同時,積極組織機關干警采購聯系村的農產品,切實做到知民意、解民憂,做群眾的幫扶人、貼心人。 十二是聚焦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推行“延時+預約”服務。 市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第八檢察部在法定工作日中午1點起不休息,提供延時服務;建立預約檢察官釋法說理制度。將市檢察院的檢察官姓名、所在部門、主管或從事的業務,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大廳進行公示;來訪群眾對屬于檢察機關管轄的案件,可通過“12309”電話預約或到“12309”檢察服務中心預約檢察官進行釋法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