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三學”激活學習動力。“講學”落實政治責任。32名區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一對一”包聯重點兩新組織,點對點指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動送課上門,開展專題宣講47場次,用黨的歷史教育感召黨員。“互學”引導共同提升。組織15家區級重點涉企部門、30余名政務服務聯絡員,與63家兩新組織結對共建,定期開展黨史共學、活動共辦、發展共商“三個一”活動,增強學習教育吸引力和實效性。“比學”掀起學習熱潮。依托“雨城先鋒”微信公眾號建立兩新組織黨史教育學習平臺,每月開展有獎競答比賽,每期按成績和答題時間,對前50名優勝者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吸引2000余人次黨員職工參與學習答題。
深化“三訓”增強學習實效。課堂“輪訓”。邀請上級領導干部、專家學者,重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等重要論述,開設18堂黨史教育專題輔導課,組織470余名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及黨務工作者集中輪訓。現場“實訓”。依托市內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館等紅色教育資源,組織248名兩新組織黨員職工現場體驗教學,身臨其境感受先烈不屈不饒、奮勇向前的革命精神。線上“日訓”。聚焦解決兩新組織“工學矛盾”問題,開設“每日一學”兩新組織微信和QQ學習群,每日推送1個黨史小知識和小事故,組織黨員線上分享、交流學習心得。
增強“三力”轉換學習成果。增強健康發展動力。開展“學黨史·謀發展·我為企業獻良策”活動,設立企業“金點子”和“技術創新”獎,兩新組織黨員職工48項意見建議轉化為發展“智囊”。增強基層治理效力。結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組織40余個區級單位、引入13家社會組織入駐社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辦就業培訓、健康體檢、法律咨詢、家政服務、水電維修等便民服務,累計服務群眾2萬余人次,小區居民紛紛點贊。增強為民服務能力。深化“兩新聯萬村·黨建助振興”行動,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引導14家兩新組織與1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聯系幫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
(雅安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