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雅安一級巡視員、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志君率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一行七人調研名山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名山區人大副主任成洪雪、名山區副區長、公安局局長張文清,市中院副院長李華偉,市中院縣級干部李亞峰等陪同調研。區人大、區財政局、區司法局、區信訪局相關負責人及市人大代表、律師代表等參加調研座談。
調研組一行實地查看了名山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建設情況,詳細詢問了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作開展情況,特別針對特有的“24小時自助法院”“智能窗口”和“智能云柜”系統進行操作體驗。
“24小時自助法院”是名山區法院在疫情爆發時期緊急搶修投入使用的訴訟服務信息化項目,旨在為群眾提供全天候自助服務,讓訴訟服務“不打烊”。通過“智能窗口”系統可以對案件進行風險評估、申請立案、案件查詢、訴訟幫助、領取文書五大功能選擇;通過“智能云柜”系統,當事人或律師不受時間限制“非接觸式”向法官遞交訴訟材料,全程留痕,非常快捷、便利。
座談會上,名山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就貫徹落實市人大《關于全市法院推進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以下簡稱《審議意見》)情況、緊緊圍繞兩個“一站式”目標、高標準推進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創新做法和成效作了詳細匯報。一是高標準建設,打造星級訴訟服務中心;二是依托信息技術,不斷提升服務智能化;三是完善訴調對接機制,構建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四是加強隊伍建設,著力提升訴訟服務中心工作水平;五是疫情防控期間“三分流”,做到疫情防控和訴訟服務兩不誤。并指出現階段訴訟服務中心存在困難和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加快推進中心硬件設施建設;二是進一步優化中心運行模式;三是進一步發揮中心樞紐作用。
區財政局、區司法局、區信訪局相關負責人,受邀的市人大代表、律師代表紛紛圍繞推進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作進行交流發言,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一是繼續加強與各部門溝通配合,積極與訴調委、律師協會等多方協作,充分發揮好職能作用,減少訴源,推進社會矛盾化解;二是繼續堅持“楓橋經驗”,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全區人民調解員的培訓,提高調解率;三是加大訴訟引導,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知識層次的人群進行訴訟操作引導,進一步讓訴服中心實實在在發揮作用。
名山區副區長、公安局局長張文清指出:近幾年,名山區法院敢于擔當、勇于突破、主動作為,圍繞全區中心大局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訴訟服務中心的提檔升級,在訴調對接、多元化解等方面將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區委區政府也將繼續加大對法院工作的支持力度,提供應有的保障,為法院工作再上新臺階提供強大助力。
在聽取匯報和深入交流后,調研組一行對名山區法院貫徹落實《審議意見》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一致認為該院在貫徹落實《審議意見》、推進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作中思路清晰、方向明確、敢想敢做、效果明顯。特別是新建成的“24小時自助法院”全市領先,讓人眼前一亮,在疫情防控期間為當事人提供“非接觸式”訴訟服務,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同時,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建設,離不開名山區委區政府對法院工作的大力支持、人大的監督和各部門間的相互配合,此項工作的完成必將為轄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吳志君副主任認為該院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作行動快、標準高、服務實、效果好,在疫情期間推出自助法院,工作抓得正當時。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繼續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大局,主動擔當,司法為民。在依法治國、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應繼續高標準、嚴要求,不斷創新優化訴訟服務方式,在提升訴訟服務智能化的同時,注重做實、做細,切實保障和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二是加大宣傳力度,注重總結、提煉經驗。該院訴訟服務中心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應起到引領、帶頭羊的作用,要加大宣傳力度,注重利用新媒體、微視頻、多媒介多角度宣傳,提高公眾知曉率,并及時總結提煉好的經驗、做法。三是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與司法調解納入多元解紛大平臺,同時加大對調解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多元解紛能力和效果。四是以問題為導向,注重提升訴訟服務中心人員素質。在運用智能化、信息化設備的同時,也要注重后臺系統的維護,注意信息技術的規范化運營,保障人員信息安全。
最后,名山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表示,該院將對會議提出的意見建議認真落實,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精準訴訟服務,積極落實群眾多元訴訟需求,切實做到“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不斷把工作做實、做細,推進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作再上新臺階。(羅櫪 龍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