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在第44個植樹節,滎經縣法院結合審判實際,對2021年判處的涉環境資源刑事案件中需進行補栽補種的案件進行了集中補栽補種。其中在蘭家山補植復綠警示教育基地補栽補種楨楠樹29棵,在龍蒼溝鎮魚泉村5組被濫伐地塊補栽補種樹木1100株。滎經縣法院干警與林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共同對補栽補種進行現場監督和驗收,檢查補種樹木存活率、養護情況?;顒尤萄埩丝h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現場見證。
(滎經縣蘭家山補植復綠警示教育基地補栽補種楨楠樹)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敝挥腥辗e月累植樹造林的潛功,才能造就青山疊翠、江山如畫的顯功。滎經縣法院切實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職責,積極探索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的新思路、新舉措,加強生態環境修復,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生態效果”的有機統一。
一是嚴厲打擊涉環境資源犯罪,用法治守護綠水青山。近幾年來,滎經縣法院共審結環資類案件25件,其中公益訴訟案件5件9人,判決涉林犯罪補栽補種或繳納補栽補種基金7件10人,公益訴訟案件判決賠償恢復植被造林覆植費用59033元。
(滎經縣蘭家山補植復綠警示教育基地補栽補種楨楠樹)
二是加強部門協作機制。與縣林業主管部門、公安局、檢察院、司法局等全面建立會商、溝通、反饋、協調常態化聯席機制,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推進環境資源司法與執法的有效銜接。成立由林業主管部門、司法機關、社會公眾組成的生態修復監督委員會,對修復情況進行全程監督及驗收,及時督促整改,確保生態修復效果。
三是構建兩地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新機制。與成鐵兩級法院共同探索從環境資源司法實踐基地、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團隊建設、構建生態環境司法預防機制三個方面構建兩地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新機制,推動環境資源審判司法保護聯動。
(對補栽補種樹木進行驗收)
四是積極延伸審判職能。以“3·12植樹節”“6·5環境日”為契機,通過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開展“綠美家園 法治實踐”主題宣傳活動,把綠色生態法治宣傳的觸角延伸到社會每個角落。選取典型案例,通過巡回審理、公開宣判破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等形式,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參加旁聽,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修復生態”的社會效果。
(曹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