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老師說:“在教育的田野上,種子一旦埋下,就沒有什么能阻擋它破土發芽、開花結果!”法官的每次法治講解僅僅是如風拂過孩子們的面還是在孩子們的心里蕩出漣漪泛起波瀾?他們在面臨與法有關的困惑和難題時,最需要的是什么樣的幫助?每一次的宣講都是和孩子們進行心靈交流的機會,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我講你聽,而是內心的共鳴,情感上的信賴!
滎經法院執行局法官再一次來廟崗小學做法治宣講,法官以校園霸凌作為主題,搭建了嚴謹的講解邏輯思路:從現象引入含義,從現實后果過渡到法律后果,先勾勒出校園霸凌的外在框架,再用鮮明生動的案例豐滿框架,最后提出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及遭遇校園霸凌的自救辦法。固定的法治副校長、有規律的時間段、熟悉的校園環境、屢有創新的講解形式都會給這里的孩子們帶來更多的安全感,拓寬孩子們的接納度,維持孩子們的新鮮感。
在這堂法治課上,法官的講解帶來了心靈上法治知識的碰撞,孩子們慢慢從被動輸入到主動詢問、淘氣地打趣再到嚴肅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一切都讓彼此感受到情感的共鳴,在不經意間將校園霸凌這個“老大難”常講常新,與孩子們良性互動雙向奔赴。
滎經法院堅定地認為,法治講解的投入,不是“講多少”的問題,更要看方法和理念、精力和能力傾注了多少;法治效果的產出,不是“結多少”的問題,更要看擁有法律信仰的靈魂、理性法律思維的人才培養了多少。
(王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