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走進雨城區鄉村茶園里會發現很多黑色的膠管遍布在田間,擰開閥門就有沼液流出,村民們再不用肩挑水背馱肥地打理茶地,茶苗照樣能夠吃上“可口飯”。草壩鎮徐坪村的徐大爺笑得合不攏嘴,說:“國家政策好,想都沒想過有這一天,開個水龍頭就可以澆糞,又不出錢還不費力,安逸!”徐大爺贊不絕口的好政策,是雨城區今年實施的畜禽產業綠色發展項目,主要對全區39家規模養殖場進行糞污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后,雨城區面源污染治理得到提升,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人大監督,督就督出效果
2018年12月,《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對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生態流量控制等方面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明確規定和規范。2020年,雨城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對區政府貫徹落實《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并就區政府貫徹實施情況報告提出《雅安市雨城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檢查<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貫徹實施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要求區政府加強宣傳、加強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工作機制,保障《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實施。2021年,雨城區人大常委會發揮持續監督作用,再次對區政府貫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對隴西河流域黃龍水庫管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運行、面源污染治理、河(湖)長制管理等情況進行現場視察,進一步提出區政府要強勢抓好貫徹落實,區人大常委會盯住一項工作持續監督的同時,要充分引導人大代表發揮監督作用,形成組合拳,多維度無縫銜接共同做好生態保護工作,確?!堆虐彩星嘁陆饔蛩h境保護條例》在雨城區得到有效落實。
人大代表,當就當出模樣
家住雨城區晏場鎮大里村的楊開容,是一名鎮人大代表,同時她也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 2018年開始發展養殖業,從最初30頭的小規模做起,到如今已經成為存欄2000頭的養殖大戶。談到這幾年的養殖經歷,楊開容打開了話匣子,她說全村80%以上的農戶家里都養豬,這幾年養豬經歷讓她意識到養殖業如果不重視環境保護,很可能造成水污染,那就成了和子孫后代搶飯吃。作為人大代表,楊開容經常要把黨的政策對老百姓進行宣傳,在走家串戶時,她都特別留意村民們養殖排放是否符合環保、農業部門的要求,老百姓們有啥問題也喜歡找她商量。經過長期走訪和實踐,楊開容尋思著晏場鎮幾乎家家都有茶園子,如果把養豬的糞污在原來水泡糞的基礎上進行干濕分離,沼液儲存起來輸送給農戶澆茶園,干糞漚好了再賣給肥料商,這樣既能變廢為寶,還能真正意義上做到不排污、不污染。想到這里,楊開容說干就干,開始學習相關知識,了解設施設備的價格、修建重建方法……可是,修建沼液儲存池、買干濕分離機、建堆肥棚,還有其它雜七雜八的支出算起來要40多萬元,她為資金犯了愁。正在這時,區農業局上門宣傳政策時了解到她的困難,詳細介紹了區上的畜禽養殖綠色發展項目,鼓勵她大膽放手去做,建好了可以領到近18萬元的補助款。目前,楊開容的養殖場已建好了新的沼氣池,正在建堆肥棚,下一步就購買干濕分離機,她對未來充滿希望,也深知自己人大代表的使命重大,她說以后還要帶著村民們一起在茶地里、豬圈里找出“金蛋子”。
部門履職,干就干出成績
“像楊開容一樣想干又有資金后顧之憂的養殖戶還不少”,雨城區農業局負責人說,“去年我們參加了區人大組織開展的《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跟蹤督查,領到任務后局黨組就開始認真思考謀劃,怎么做?做什么?錢從哪里來?”經過一番深入調研,區農業局確定將畜禽養殖產業綠色發展作為工作之重,并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用于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建設等。目前,項目資金已全部到位,以“養殖戶自籌一點、政府補助一點”的形式,對全區39戶養殖戶進行先建后補,既為養殖戶的經濟負擔松綁也助推雨城茶產業發展,同時為水環境保護助一臂之力。
項目再好重在落實,按照區委統一安排,該項目被納入雨城區重點督辦項目,為保證年底前項目全面順利完工,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滟作為項目督辦責任人,先后多次深入各個點位檢查推進情況,了解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求農業部門做好項目規劃和監管,高標準、快速度、優質量推進項目實施,確保工程安全和資金安全,通過政策和項目扶持,推動我區面源污染治理措施整體性和系統性,為建成綠色發展示范市貢獻雨城力量。
(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