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茶已陳,靜待新茶香。
萬畝茶海吐新綠,正是采茶好時節。隨著氣溫回暖,名山區35萬余畝茶園的茶葉鮮葉陸續開始采摘、上市,每天有千余名外來采茶工穿梭茶園、上萬斤鮮芽下樹、上千萬宗茶葉交易發生。
清晨,當茶農們忙碌的身影喚醒靜謐的茶田,名山區法院百丈法庭的干警也開始了新一輪的“送法進茶園”活動,沿著“一片茶葉的旅程”將法治宣傳貫穿產業上下游,將茶葉交易涉及到的法律知識送到田間地頭、企業市集,司法護航企業增效、茶農增收。
在茶市、田間,干警們采用發放宣傳手冊和“你問我答”的菜單式普法模式,以茶葉交易為切入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茶葉交易雙方答疑解惑,引導茶農自覺運用法律知識維護合法權益,并針對茶葉交易季存在異地茶葉交易尾款難收、茶農用工風險、交易茶葉質量爭議問題,提出針對性建議:一是針對異地茶葉交易尾款難收,建議形成書面買賣合同,約定尾款支付時間,留存買方身份信息、聯系方式、發貨憑證,增加抵御風險能力。二是針對茶農用工風險,建議優化采茶工人生產、生活環境,規范工作時間,為采茶工人購買相應保險,降低用工風險。三是針對交易茶葉質量爭議問題,建議強化誠信經營意識,封存樣品并約定檢驗期限,注重茶葉質量提升,避免因茶葉質量糾紛。
“哎呦,這個好,這樣我們就知道該做什么了,心里也踏實咯。”一邊翻閱宣傳冊一邊聽法官解釋的茶農高興地說道。
嫩莢新芽細撥挑,百姓生計勤自然。一雙巧手,一個背簍,是春日的收獲。一份法治宣傳手冊,一場法治宣講,是司法服務民生。接下來,名山區法院將不斷發揮審執功能,提高研判預測的實效性,司法惠民的前瞻性,人民法庭的便民性,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中提供多元司法服務,在鄉村振興中貢獻司法智慧,讓茶香更悠遠,讓法韻更悠長,助力“綠葉”變“金葉”。
(李默然 熊露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