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重于泰山,關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高檢制發“八號檢察建議”后,雨城區檢察院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立足檢察工作實際,一體化能動履職,助推安全生產領域現代化治理水平提升,為營造良好安全生產環境,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提供檢察保障。
提前介入,把準安全防范“方向盤”。依托與雨城區公安分局聯合成立的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引導偵查機關依法、及時、高效地辦理涉嫌危害生產安全的刑事案件,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煤礦“私挖盜采”等嚴重違法行為,起訴一起非法采礦案,涉案河砂1500余立方米,價值人民幣16萬余元,判決生效后,督促行政機關及時將移砂填埋,保護河道安全。發揮“兩法銜接”互補優勢和資源共享價值,根據需要,派員參加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對生產安全事故涉嫌犯罪的責任人依法批捕、起訴。及時向紀委監委移送相關案件中所涉職務犯罪案件線索,在提前介入偵查一起非法采礦案過程中,發現行賄線索并移送市監察委員會,此案入選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次聯合發布5起行賄犯罪典型案例庫。
“三長聯合”,擰緊安全防范“安全閥”。建立“河長+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設立“熊貓咪咪”生態檢察工作室駐區總河長辦公室工作站、駐區林長制辦公室工作站,形成區、鎮、村三級河長、林長與檢察長對雨城河湖草林資源“網格化”的監督管理格局,開展巡河、巡林活動2次,查看了各鄉鎮、街道防火防洪工作臺賬和應急處置預案,敲響森林防火、春夏防洪安全警鐘。
法治宣講,筑牢安全防范“防火墻”。促進安全生產溯源治理,聯合區應急管理局在區2022年工礦商貿企業負責人安全教育培訓會上,開展“八號檢察建議”集中送達暨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宣講,以案釋法,促進企業守住安全生產紅線。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等方式與“檢企共建”企業溝通聯絡,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推動明晰風險責任清單,梳理安全隱患,助力消除安全監管盲區。
能動履職,打好安全防范“預防針”。服務保障鄉村振興與助力安全生產“兩手抓”,深入幫扶村柳陽村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督促完善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在池塘溝渠等危險區域設置安全防護欄、安全警示牌,預防未成年人溺水。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黨員干警對幫扶戶開展燃氣知識宣傳教育,幫助聯包幫大院清理消防通道、完善消防設施,在重要節日開展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巡邏等,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