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這是用好紅色財富、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淬火,這是叩問初心信仰、感悟思想偉力的黨性錘煉,這是篤行務實、執政為民的生動實踐。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雨城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總要求,加強統籌謀劃,抓住關鍵節點,創新方式方法,強化指導督導,持續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上下功夫,不斷推動全區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創新方式,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百年黨史,是一本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
從《蒼坪山下的秘密電臺》《仁德醫院的“老庚公”》等紅色經典故事中走來,那段黨史中蘊含著無盡的拼搏能量。從馬鞍腰、螞蝗崗戰斗遺址、蘇維埃政府機關舊址、上里紅軍石刻群、望魚紅軍會議舊址等19個紅色教育基地踏來,百年黨史,宛如一聲聲催人奮進的號角。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雨城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緊扣“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求,按照“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主題主線,高起點籌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取得了顯著成果,2022年被市委表彰為“雅安市黨史學習教育先進單位”。
雨城區先后14次召開常委會會議、領導小組會議、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議等,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及“四史”,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市委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各項決策部署。結合雨城實際,量身定制《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意見》《雨城區黨史學習教育總體安排》以及6個專項方案,積極策劃“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及群眾文化活動。成立13支巡回指導組和3支巡回督查組,對全區66個單位開展5輪全覆蓋指導,發出整改清單300余份。通過學習,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對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歷史意義、歷史經驗的理解更加深刻,對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信念更加堅定。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雨城區堅持把學習百年黨史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始終,引領全區黨員干部讀原文、學原著。同時,組建100余支宣講隊,通過報告輔導、院壩講座等方式,開展面對面宣講693場次,覆蓋全區1.9萬余名黨員干部。全面開展專題組織生活會,檢視問題533余條并全面整改。
深學細悟,百年黨史入腦入心。雨城區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感受到了百年艱辛歷程、巨大變化、輝煌成就,感悟到了理想之光、使命之艱、擔當之要。
聚焦重點,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學史力行,實干為民。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雨城區精心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扎實開展“百姓聽音”“基層問政”“雙報到”等系列活動,以百姓所思所盼為努力方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百姓的煩心事,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讓群眾分享高質量發展成果、共享高品質幸福生活。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雨城區上壩路207號院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共有住戶66戶,居民285人。小區以前環境、設施較差,存在地面坑洼、雨污混流、停車管理較為混亂等問題。從看得見的整體外觀,到看不見的管網升級,上壩路207號院實現華麗變身。門口的智能門禁系統、平整的瀝青路面、垃圾分類桶、非機動車停車棚及充電設施……還有中間的綠化帶與健身設施,這些屬于現代化小區的設施在這個老舊大院也一應俱全,環境舒適度提升,居民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老舊小區改造以“改”促“變”,“改”出了居住環境新面貌,“改”出群眾幸福新生活。據介紹,2022年雨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總投資1.86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5億元,改造老舊小區93個,戶數7502戶,建筑面積58.99萬平方米,涉及改造路面,維護排水排污管道,通信、電力線路改造,供水改造,安裝監控設施,維修消防設施,綠化小區,建設停車位,配套養老設施,配套物業設施,智慧小區管理系統,化糞池疏浚,充電樁安裝等。
此外,雨城區圍繞群眾辦理醫保公共服務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以深入推進醫保領域“放管服”改革為契機,全力打造基層“15分鐘醫保服務圈”,推動醫療保障公共服務向基層下沉,讓群眾享受實實在在的“家門口”服務。截至目前,全區定點醫藥機構醫保電子憑證開通使用率100%,全區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8%以上。
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建設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相結合,著力攻堅項目投資、招商引資、產業培育、城市提升“四大重點”,持續夯實黨的建設、營商環境、工作作風、風險防范“四個保障”,堅決保障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在雨城落地見效。去年,雨城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33.53億元、同比增長8.7%,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44387元、同比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46元,同比增長11.3%,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雨城實現良好開局。
一件件、一樁樁,這是雨城區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做在尋常、融入日常的具體體現。一年來,該區各級黨組織及黨員干部加大了辦實事力度,提升了民生溫度、彰顯了雨城速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謀發展、破難題、惠民生實際成效。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新時代奮進的號角已吹響,雨城區將持續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更好運用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增長智慧、增進信心、增強斗志,為加快建成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雨城不懈奮斗。
(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