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撥人,他們經歷過汶川“5.12”地震、蘆山“4.20”地震、蘆山“6.1”地震,經歷過“非典”疫情、“新冠”疫情,他們退出領導崗位,但從未忘記初心使命,他們臨近退休,但從未降低工作標準,他們奉獻一生,但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他們總能沉著應對、迅速反應,總能穩(wěn)定局面、有效處置,總能堅守一線、率先垂范,他們就是蘆山縣法院的老同志們,沈文敏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院領導和老同志們的“沈哥”。
沈文敏同志出生于1964年,是目前蘆山法院年紀第二大的在職干警,曾擔任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十余年,院領導和老同志們都喜歡尊稱其“沈哥”。
2022年6月1日下午4點左右,沈文敏剛從聯系村走訪脫貧戶返回院里,休息一會兒后,正整理走訪資料。下午5點,突然,辦公桌、檔案柜開始劇烈晃動,緊跟著聽到“地震了”“快往衛(wèi)生間跑”“快下樓”“不能坐電梯”等各種聲音。沈文敏第一反應不是顧個人安危,而是想到單位年輕同志多,沒有經歷過地震,要吼住他們,科學避險,安全應對。他跨出辦公室,在過道上大聲喊道,“往桌底下躲,往衛(wèi)生間躲,不要慌張。”并安慰大家,“這是13年地震后修的房子,大家不要怕。”聽到喊聲,大家迅速避險,并有序撤離。
“沈哥,全靠你把五樓年輕同志吼住,不能亂跑。”黨組成員、副院長姜洪清說道。
“沈哥,馬上院壩里開部署會,你是老同志,經驗豐富,對外宣傳和干警家屬安撫,你要協助抓好。”黨組書記、院長馮川江說道。
“沈哥,你是聯系村負責人,聯系村要馬上聯系,組織人員迅速投入聯系村抗震救災。”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楊雪平說道。
……
年輕同志的“沈主任”“沈主席”。
作為干了十多年政治部主任,現又擔任院工會主席,并負責聯系村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老同志,沈文敏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還有兩年退休,其他工作可以適當減少,但工會工作和聯系村工作我要一直干下去,一輩子干關心關愛和幫助人的工作,這是我的榮幸和驕傲。”
他在平常工作中是這么做的,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干警、家屬、退休老同志等都是他心心念念的人。對這些不同的人,他都有自己的關心方式和安撫訣竅。
對年輕干警,他會幽默調侃道,“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大家不要慌張,要冷靜應對。”
對家屬,他會注意關注重點對象,對參加應急搶險的干警,及時提醒干警要向家人通話通氣。
對退休老同志,他會親自電話聯系,代表黨組和全院干警親切問候。
6月1日下午6點,在安排完相關工作后,沈文敏馬上想到,今天是“6.1”兒童節(jié),緊接著是端午節(jié),地震發(fā)生了,這個時候更該讓干警感到溫暖,讓小朋友們感到溫馨。想到這里,他馬上安排機關食堂,將帶著粽香的粽子及時發(fā)到干警手中,讓大家在緊張中感受到了節(jié)日的暖意。一聲聲“感謝沈主任關心”“感謝沈主席關心”,讓他臉上露出了倍感欣慰的笑容。
聯系村的“老沈”“沈法官”“沈領導”。
自2004年以來,蘆山縣法院聯系幫扶村從原老飛仙村到新莊村,從新莊村到現在新飛仙村,聯系幫扶工作從衛(wèi)生整治到脫貧攻堅,從脫貧攻堅到鄉(xiāng)村振興,從“4.20”抗震救災、災后重建到“6.1”抗震救災,近20年來,一個人的身影從未改變,他就是沈文敏。
沈文敏說過,“蘆山縣有兩個村我有特殊感情,我出生成長的太平鐘靈村,我聯系幫扶的飛仙村,我是鐘靈村人,也是半個飛仙村人。”
“6.1”地震發(fā)生后,牽動沈文敏心的是飛仙村8個村民小組,1420戶,5183人,特別是留守戶、五保戶、脫貧不穩(wěn)定戶等特殊群體。在院里統一安排完相關工作后,沈文敏立即帶領蘆山法院抗震救災應急小分隊15人趕往飛仙村,投入抗震救災,開展受災核損、搶險救災、疫情防控、心理疏導等工作,共走訪重點戶120余戶,排查震后地質災害隱患點6處,協助鄉(xiāng)鎮(zhèn)、村組轉移安置群眾30余人,并為20余名村民提供了相關法律咨詢。
“法院聯系幫扶我們,辦事實在,老沈我們打交道多年,他雖然是縣法院的人,但我們早就把他當成我們村委的人了。”飛仙村鮮支書說道。
“地震發(fā)生后,沈法官每天都會下來,到村上,到老百姓屋頭,暨宣傳政策,也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這么大年紀了,也快退休了,真是難得。”飛仙村黃村長說道。
“地震后,我們家的房子貼了黃標,現在不曉得咋整,但是我相信有村上,有法院,有沈領導,我還是放心。”村民楊大爺說道。
目前,沈文敏每天都會帶人到飛仙村開政策宣傳、地災排查、心理疏導,飛仙村“6.1”地震黃標戶6戶,紅標戶1戶的過渡安置和災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