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名山區檢察院探索“五步走”方法實現漁業資源長效保護

        來源:雅安市名山區人民檢察院 作者:邱一康 發布時間:2022-07-22 10:18:20

        1658456372146.jpg

        名山區檢察院切實履行檢察職能,積極探索漁業資源保護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加強全區漁業生態資源保護,確保全區水域生態可持續發展,辦理涉漁類案件13件18人,先后在百丈湖、清漪湖、延鎮河等水域開展增殖放流工作6次共計放流本土特色魚苗35余萬尾,為名山區域內河湖生態環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注重普法宣傳,引導公眾參與

        1658456384068.jpg

        依托“檢‘茶’法韻”普法品牌,通過連接“檢察快道”,開播“檢察之聲”,開辦“檢察講堂”,創辦“檢察說法”,鋪設“檢察郵路”,采取法律解讀、法治教育、以案說法、送法到家等措施開展普法、說理、幫教,以人民群眾“看得見”“能參與”的方式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組建普法宣傳隊,下沉基層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開展普法宣傳,定期編印《檢“茶”法韻》普法刊物,深化法治進鄉村、進社區等活動,促進全民法治觀念養成。通過快速準確辦理案件、打擊犯罪、有效震懾各類違反法律政策的偷捕行為的同時,兼顧重點加強釋法說理,通過案件來宣傳國家相關“禁漁”政策,有效實現“禁漁”行動的法律效果。

        二、深化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1658456421426.jpg

        強化與行業主管部門溝通聯系,形成會議紀要文件2份,探討推動機制建設,共同推進名山漁業資源及其他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工作。向相關漁業保護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共2份,有效推動相關職能部門盡職履責,推動相關漁業保護機制建立完善,參與名山環境保護治理體系建設。2020年6月,名山區檢察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名山區有關行政職能部門,未充分發揮對破壞漁業資源的違法行為的監管、打擊職能。在查清事實后,向相關環境保護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對破壞漁業資源違法行為的監管、打擊力度,加快相關機制構建,加強保護漁業資源的宣傳。相關職能部門在收到檢察建議后,全面接受檢察建議,提出并落實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三、細耕刑民協同,促進依法履職

        1658456436825.jpg 

        建立內部部門聯動機制,加強信息互通,建立刑事案件和公益訴訟案件協同辦理機制,成立“茶都楓橋”辦案團隊,成立“多點式辦案單元”,開展禁漁專項監督工作,梳理名山禁漁工作存在的問題,對漁業行政執法工作提出檢察建議,并依法嚴懲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行為,辦理了5件非法電魚破壞水域生態環境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推動名山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工作,擴大生態保護的政策宣傳效果。

        四、實行公開聽證,強化法律監督

        1658456462141.jpg 

        堅持檢察權在陽光下運行,消除當事人及社會公眾對司法辦案的疑慮,確保辦案達到“辦理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目的,真正實現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2022年4月8日邀請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監督員5人對艾某某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造成水域生態環境破壞一案召開公益訴訟檢察聽證會,并邀請名山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到場參加會議,聽證員按照法定環節,在充分了解案件事實的基礎上,從合法性、合理性以及社會公共利益是否得到維護、保障的角度出發,通過評議,一致認可檢察機關與艾某某等人根據農業主管部門的專業意見達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

        五、重視生態修復,保障社會效果

        1658456480900.jpg 

        與區法院、區公安局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在人大代表的見證下在名山區清漪湖、百丈湖開展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生態修復增殖放流活動,并就開展增殖放流的目的、意義對周邊群眾進行了普法宣傳,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解說鮮活案例、開展法規問答等方式,讓周邊群眾更直觀了解國家生態保護政策,認識到了生態保護工作的嚴肅性、重要性和長遠性,起到了良好的普法宣傳效果。2021年6月17日,名山區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名山區檢察院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工作,調研組實地查看百丈湖公益訴訟辦案點和生態環境修復成效,現場指導了區檢察院與區法院、區公安局分局、區農業農村局正在開展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生態修復增殖放流活動,肯定了檢察機關聯合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恢復生態環境的工作成果。

        (邱一康)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元江| 中宁县| 鄂尔多斯市| 五家渠市| 永兴县| 英吉沙县| 潼南县| 平谷区| 锡林郭勒盟| 六盘水市| 二手房| 黄骅市| 台中市| 琼中| 西宁市| 加查县| 磐石市| 晋城| 铜川市| 昭觉县| 中方县| 平顺县| 琼结县| 资源县| 宁都县| 玉龙| 卫辉市| 鹿泉市| 建始县| 宣武区| 太康县| 共和县| 同江市| 南岸区| 嵩明县| 迭部县| 札达县| 九台市| 镇赉县|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