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我和我的鄉村I 像種子一樣扎根基層

        來源:雅安市蘆山縣人民法院 作者: 發布時間:2022-09-12 16:44:31

        今天是2022年6月1日,普通的一天,從法院到基層,從家里到工作崗位,變換的是身份,不變的是那一顆勤勞為民的心。

        image.png

        駐村書記楊濤,雅安市蘆山縣人民法院工作人員,今年39歲,長期負責龍門法庭工作并擔任龍門鎮隆興村駐村書記。

        image.png

        我第一次來這里便被這里的景色所吸引,龍門這邊是地震之后新建的,古鎮清幽、古風四溢,目之所及皆是仿古建筑,仔細看去,古中透新、新中顯舊,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我工作的地方有兩個,一個在隆興村委會,一個在古鎮的龍門法庭。在龍門的這幾年,我見到了許多淳樸的村民,也解決了很多糾紛,還切身感受到貧困群眾的困難,我在盡我的全力幫助他們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我走進鄉村,像種子一樣扎根基層,我能感受到基層的生命力,看到村子的發展,我無比的自豪。

        法解糾紛

        溫潤如水的初夏,又一個熟悉的聲音,打破了早晨的寧靜。

        再次看到李大爺,我不禁為他的遭遇感到同情。李大爺有三個子女,老伴過世的早,自己的三個兒子又因為鬧矛盾不管自己,李大爺在夾縫中生活,越發苦悶。村上已經調解過好多次,但是始終沒有調解好,幾個兒女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悔當初的調解,村干部也很無奈。

        image.png

        這是一個在黃土地里忙了一輩子的老人,滿頭白發,臉上溝壑縱橫,手上裂痕遍布,他不善言辭,一直默默忍受著生活帶給他的晚年痛苦。直到自己在豬圈里面住了一段時間,村里面也聽到周圍的反映,他才將事情告知了我們。

        6月1日一大早,我和村組干部在村委會對于這件事情進行協調,經過反復的溝通、協商、普法,最終李大爺的三個子女達成了一致,三人輪流照顧老父親一年,每年大年三十交接班,每年的醫療費用等花費,三個子女平均承擔。

        image.png

        之后,我到農貿市場去調研視察的時候還碰到過李大爺,通過和李大爺的溝通,能夠明顯感覺得到他的生活相比于之前有了很大的變化,比之前好了很多。

        入戶驗收

        中國人對于賺錢的執著是一種刻進骨子里的本能,因為這能夠改變生活的現狀,只要有機會,中國人都會抓住,而這在農村當中更是很有體現。

        2021年以來,農業農村局向貧困戶先后發放了豬種,并且出臺了相關的文件,對于貧困戶養豬進行了相應的扶持。為了確保這一措施能夠得到落實,因此就有了入戶驗收的這一工作,雖然這工作很累,但是能夠確保農民朋友得到實惠,能夠減少他們的風險。

        image.png

        每天,駐村工作隊不是在驗收就是在驗收的路上。隆興村共有脫貧戶222戶,848人,而這其中通過養殖脫貧的也有不少。而駐村工作隊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走訪脫貧戶,對他們的養殖的家畜進行拍照驗收,確保他們不再返貧。

        image.png

        每天都會有脫貧戶打電話來讓我們去拍照記錄,每次接到電話我們便會幾人一起到養殖戶家中去對于養殖的家畜進行拍照,并且詳細的記錄下來,我們要保證農戶都能夠享受國家的好政策,能夠拿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簡單的記錄卻是一種保障貧困戶不再返貧的有效措施,進行相關的登記之后,農業農村局才會下發相應的補助,這是對于脫貧戶的一種鼓勵,也是對于他們的一種扶持。

        勞作是農民的根本,脫貧是他們的希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當我們再次回望隆興村,村民們在土地上耕作,在養殖房里面喂養,這是我們看到的小康社會的希望,看到的祖國復興的未來。

        心系百姓

        “快跑,地震”!

        剛回到村委會的我們參加完地震演練正在休息,突然感到旁邊的書架在碰撞,頭頂上的燈也在晃個不停,我意識到這又是地震。

        我所在的村子是在龍門鎮,是4.20地震的震中,地震后的龍門在黨的關懷國家的幫助和人民群眾的辛勤勞作下煥然一新,人們忘記悲傷,繼續為生活奔波,奮力建設著秀美的龍門。

        image.png

        地震發生后,我們在村委立即碰頭,立即啟動抗震救災預案,在村主任的安排下,我們大家分頭進到村子當中挨家挨戶的進行走訪,實地勘察、實地了解。尤其是對于一些年老失修的住房,更是仔細觀察詳細了解,不敢有絲毫馬虎,要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面對有點驚慌失措的村民,我趕緊安撫了他們的情緒,并指導他們到安全的地方居住。

        截止當晚11:30,我們才把整個村子摸排完了一遍,在村委會做了匯總之后,萬幸本次地震村里沒有一人傷亡,也沒有住房倒塌,災損比較小,大家都舒了一口氣。也幸好我們這里的老百姓都是上次經歷過4.20地震的百姓,所以大家心態都還比較好,都還比較好安撫。

        image.png

        地震是對于人民傷害比較大的災害,尤其是強烈的地震,更是可怕,也幸好這一次的地震強度不是特別大,所以造成的損失還比較小。

        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平常到處走訪拍照,更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自身工作就是這樣,就像突如其來的地震一樣,我們在完成既定工作的同時,也要面對突然來的事情,而這就是駐村書記的工作。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駐村工作平凡卻又復雜,我們要保證脫貧戶徹底脫貧,不再返貧,我們的工作才算是結束,這是黨和人民對于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的夙愿,我們要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兴市| 玛曲县| 泰宁县| 濮阳市| 寿阳县| 铜陵市| 吉首市| 河津市| 阳信县| 类乌齐县| 同仁县| 开封市| 杭锦旗| 谷城县| 美姑县| 隆德县| 康保县| 成都市| 彭水| 运城市| 肃南| 会宁县| 阿合奇县| 岐山县| 屏山县| 大悟县| 武夷山市| 襄汾县| 城口县| 鸡东县| 元朗区| 婺源县| 积石山| 德安县| 屏东市| 滨州市| 平南县| 乐都县| 曲沃县| 富裕县| 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