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初心不改擔使命 雙擁花開遍雨城——雨城區多措并舉深入推進雙擁工作

        來源:雅安市雨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作者: 發布時間:2019-11-13 09:06:47

          “地方擁軍優屬,軍隊擁政愛民”,雙擁工作是組織發動全國軍民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團結奮斗的一項重要社會活動,是國家密切軍政軍民關系,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的根本大計。

          革命戰爭年代,雨城人民就與子弟兵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新時代、新時期,雨城區把雙擁工作視為聯系黨政軍群的生命線,充分發揮紅色革命老區的優勢資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推進雙擁工作。

          營造雙擁氛圍  全面落實政策

          近年來,雨城區多次開展“人人關心國防、人人關注國防、人人支持國防”教育宣傳,將雙擁宣傳和國防教育列入該區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列入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的必學內容,列入該區中小學的必修課,多層次、多方面激發了群眾的擁軍熱情和廣大軍民自覺參與爭創雙擁活動的積極性,夯實雙擁工作的群眾基礎。

          雨城區先后籌措資金700余萬元,維修和改造雅安烈士陵園的基礎設施;充分發揮雅安紅軍遺址、烈士陵園等國家級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國防教育基地作用,對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先烈精神,繼承革命傳統。今年7月,我省有關領導考察調研雅安烈士陵園,對雨城區雙擁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雨城區還創新雙擁工作形式,利用雨城七中全國示范少年軍校平臺,在各中小學校開設國防教育課程,舉辦國防教育講座,組織學生參觀國防知識圖片展,進一步增強擁軍愛民意識。

          與此同時,雨城區還以“長城衛我,我護長城”為主題,在火車站、城區主要進出口岸和市區醒目位置設立5塊永久性大型雙擁宣傳標語牌,在城區各街道辦事處及旅游沿線鄉鎮懸掛宣傳標語近150幅,區級各部門窗口單位LED電子屏滾動播放雙擁宣傳口號。在今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慶典活動中,雨城區利用城區戶外LED顯示屏、商業電影院等同步免費直播閱兵盛況,大大激發廣大干部群眾“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熱情。

          落實雙擁優撫政策亦不含糊。近5年來,雨城區通過金融機構直接向現役軍人家屬兌現優待金1680萬元;為優撫對象解決生活醫療補助290萬元;及時、足額發放“三屬”、革命傷殘軍人等定期生活補助9200余萬元;為一至六級傷殘軍人報銷醫療費用810萬元;撥付經費597萬元,用于雨城區1800余名享受定撫定補優撫對象的自然增長;投入經費70萬元,對200余名立功受獎的退役士兵實施獎勵。另外,雨城區還撥出專款50萬元,成立“雨城區退役軍人關愛幫扶基金”,幫助20余戶困難老復員軍人、退役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解決生產生活困難。

          同時,扎實推進退役安置。5年來,雨城區累計發放一次性補助金2253萬元,安置自主就業退役士兵539人;對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實行優惠政策,為特等傷殘軍人家庭、特困家庭退役士兵解決就業問題;組織召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企業座談會,與8家參會企業簽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框架性協議;組織退役軍人參加人才招聘會和專場招聘會,幫助60余名退役軍人與企業簽訂了意向性合同。

          夯實共建基礎  深化魚水情誼

          今年2月25日,雨城區雙擁工作發生了一件大事。按照國家機構改革要求,雨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掛牌成立,聯系駐雨部隊,服務軍人家屬有了正式的組織保障。隨后,在鄉、村兩級相繼掛牌成立了退役軍人服務站,143個站點讓雨城區雙擁工作進入常態化。

          進入9月,雨城區雙擁工作再次得到進一步推進。以該區區委書記、區政府代理區長任組長,其他13名區級干部及駐軍主要領導擔任副組長,46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常設辦公室在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實行軍地合署辦公,領導、組織、經費、人員得到充分落實。    

          現在,雨城區雙擁工作向各行業拓展,已初步構建以宣傳、教育等部門為主的國防教育體系;以人社、退役軍人事務等部門為主的優撫安置體系;以財政、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為主的基礎建設服務體系;以衛健、教育等部門為主的社會保障體系;以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等部門為主的供應保障體系,覆蓋社會各個領域。各部門發揮自身優勢,統一安排本系統內的雙擁工作,積極與駐軍部隊結成共建對子,有力促進軍地共建。

          與此同時,雨城區的雙擁工作還在向基層延伸。通過整合社區、鄉鎮、行政村等基層組織資源,雨城區共成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或擁軍優屬委員會59個,基層擁軍服務組織207個,駐雨部隊連以上單位也成立了擁政愛民指導小組,形成“上下一條線,縱橫連成片,各級有人抓,事事有人干”雙擁組織體系和管理服務網絡,為創建第十一屆“省級雙擁模范區”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雨城區雙擁工作深化了軍民魚水情。圍繞“國防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要求,雨城區將雙擁創建與區域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地方優勢,關心支持駐雨部隊建設,按時按質供應糧油等生活必需品,落實水、電、氣供給;積極協調駐雅部隊官兵子女入學、入托,解決駐雨部隊軍嫂就業問題,軍民魚水一家親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而駐雨部隊也圍繞雨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主動參與地方搶險救災、維護社會穩定和綜合治理等愛民工程,有力促進該區經濟社會發展。在“8·22”特大暴雨災害現場,在雨城區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工作中,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安保行動中,都可以看到駐雨部隊官兵的身影。

          展望未來,推動雨城區雙擁工作再上新臺階,雨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認為,要繼續加強軍地各職能部門組織協調,明確分工,落實責任,齊抓共管,形成雙擁工作整體合力;要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教育和雙擁教育,調動廣大軍民參與雙擁工作的積極性,進一步堅實雙擁工作的群眾基礎;要加強對雙擁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的探索和把握,制定出符合新形勢、新要求的工作措施,使雙擁工作不斷向前發展;要加強先進典型的樹立和宣傳,增強雙擁工作的感染力、號召力,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雙擁氛圍。要加強督促檢查,經常深入基層,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發現問題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確保雙擁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雙擁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使命神圣。雨城區將以創建‘省級雙擁模范區’為契機,積極發揚優良的雙擁革命傳統,軍民一家、凝心聚力,為共建美麗新雨城貢獻應有的力量。”該負責人說(雨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任編輯:李月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安县| 和平区| 云安县| 永丰县| 昭平县| 丹江口市| 滁州市| 巴彦县| 吉首市| 泊头市| 微山县| 思南县| 饶平县| 沐川县| 三穗县| 大竹县| 咸阳市| 泾源县| 玉门市| 达日县| 班玛县| 仁化县| 公安县| 周宁县| 天镇县| 凤翔县| 海盐县| 瑞昌市| 鹤庆县| 景德镇市| 四平市| 环江| 班戈县| 庐江县| 桃园县| 宝清县| 宜兴市| 新邵县| 岐山县| 马关县|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