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滎經縣檢察院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最高檢“一號檢察建議”,堅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理念,立足檢察職能,主動作為,注重構建“四位一體”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幫助多名涉案未成年人重拾生活信心,順利回歸社會。
注重保護性辦案,寬嚴相濟彰顯司法為民。在辦理未成年人案件中著重對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近三年來,共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2件14人,作出情節輕微不起訴2件3人,附條件不起訴4件5人,所有未成年人案件涉及的矛盾糾紛均及時化解,作出不起訴后均未再次犯罪,取得了良好辦案效果。如對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的在校學生李某某,通過檢察官的耐心幫扶教育,李某某最終放下思想包袱回歸學校,立志好好學習,并順利通過考驗期。
注重共享網建設,多方協作形成保護合力。一是充分發揮未成年人“110”指揮中心的牽頭抓總作用,加強與公安、法院、關工委等單位的溝通和聯系,以“兩法銜接”職能為切入點,與之建成信息共享制度,形成全社會關愛保護力量齊抓共管、各自履職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聯合縣內十一家單位,共同會簽了《滎經縣構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社會支持體系》制度。該制度在吸收其他區院優秀做法的基礎上,將兒童疫苗安全、違法雇傭童工、兒童玩具產品質量等滎經縣域突出的危害未成年人權益問題納入滎經縣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社會支持體系中,并增加縣衛計局、縣工商質監局為成員單位,共同致力于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三是牽頭落實強制報告制度。在全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實施工作座談會上,滎經縣檢察院以《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理應全面落實強制報告》為題,重點對強制報告制度進行深度解讀和分析。四是推動未成年人案件集中辦理落地落實,采取刑事、執行、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未成年人案件一體化辦案機制。對1名性侵案件被害人民事案件支持起訴,2名未成年人撫養費問題民事案件支持起訴,有效保障了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注重修復性救助,能動履職體現檢察關懷。近三年,累計救助涉案困境未成年人10人,發放司法救助金9.2萬元,切實幫助涉案未成年人走出困境。如在鄭某某交通肇事案中,鄭的行為導致未成年人李某某(13歲,在校學生)父母雙亡成孤,李某某在父母雙亡后暫隨其兄俞某在西昌生活,由于案發時未得到任何賠償而導致生活非常困難,針對該情況縣檢察院第一時間啟動國家司法救助機制,快速辦理,前后僅用了六天時間,為李某某爭取1萬元國家司法救助金,幫助
其渡過難關。又如在一起未成年人利用家長手機擅自充值網游導致家庭生活困難案中,縣檢察院通過向涉案公司書面發函,與公司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等方式,助力涉案家庭追回全部損失,并以該案為基礎,與游戲公司及教育、公安、文化等部門聯合建立保障未成年人權益機制,有效的將個案處置延伸到了社會治理層面,該案成功入選《四川省第五屆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注重多元化普法,積極探索預防新途徑。一是嚴格落實法治副校長送法進校園活動。全院7名擔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的院領導和未檢部門檢察官,多次深入所在學校開展防侵害、禁毒和杜絕校園欺凌法治講座。二是邀請中小學生走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充分考慮未成年人易接受的形式和內容,在基地新增數字化、視頻化設備,更新了模塊內容,通過“體驗式”法治教育形式宣講防侵害和杜絕校園欺凌等知識,縣內7所中小學1200余名學生均被邀請到基地參觀學習。三是注重線上云課堂宣傳,繼續推出《婷姐課堂》之“守護青春最美印記”專題課堂錄制,將錄制好的作品在全縣中小學進行巡播。四是深入鄉村開展保護留守兒童法治宣傳。利用春節外出務工人員回鄉過年之機,深入偏遠山區開展法律知識宣講36場次,發放宣傳手冊3000余冊,接受家長現場咨詢500余次,督促未成年人家長履行好家庭教育職責,有效預防性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