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漢源縣人民檢察院聚焦“三個+” 做實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來源:漢源縣人民檢察院 作者: 發布時間:2022-11-21 10:05:36

        近年來,漢源縣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準確把握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責任務,依托“未雨情·陽光路上”工作室,在辦案中系統審查個案,注重挖掘案件背后的突出問題,以點帶面,將家庭教育工作范圍輻射至縣域內的未成年人監護人,實現司法保護與家庭保護無縫銜接,扎實推動家庭教育制度落地見效。

        一、聚焦探索實踐+制度規范,實現體系化。一是注重大膽探索,更新理念。以《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為導向,不斷深化完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全面推進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將未成年人檢察從刑事檢察分離,并入第二檢察部,使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力量和第三檢察部刑事執行檢察力量一體整合,形成由未檢干警主導,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刑執干警配合的統一集中辦案模式,解決了未檢辦案力量薄弱,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刑事執行專業能力不夠的問題。二是注重信息互通,搭建載體。充分利用自主創新的漢源縣未成年人觀護幫扶警示教育平臺,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破成員單位間的壁壘,通過與成員單位召開聯席會、點對點溝通、微信工作群交流等多種形式,深入推行觀護幫扶警示教育平臺建設,實現信息互通、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三是注重制度健全,發揮作用。牽頭制定《關于共建漢源縣未成年人觀護幫扶警示教育平臺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監督職能和考核評價主體作用,與法院、民政等部門會簽《關于建立漢源縣家事糾紛綜合解決機制聯席會議制度的意見》,實現對涉未成年人成長信息司法與行政的無縫對接。

        二、聚焦因案施策+部門聯動,實現全覆蓋。一是瞄準問題根源,制定幫教方案。堅持在辦案中系統審查個案,注重發現案件背后的突出問題,深挖未成年人涉嫌違法犯罪或者遭受侵害背后與家庭監護根源問題的關聯性,在公安機關進行社會調查的基礎上,注重對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家庭情況、教育模式、親子關系、監護能力等進一步進行調查評估,有針對性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真正做到個性化的幫教。今年以來,共精心制定10份幫教方案。二是立足“四大檢察”,擴大應用范圍。發揮全市未檢統一業務集中辦理唯一試點院的優勢,積極拓寬家庭監護的適用,做到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領域全覆蓋。對法院、婦聯等部門移送未成年人索要撫養費及撫養權變更的案件及時介入,開展民事支持起訴4件,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辦理校園周邊商鋪向未成年人售賣電子煙公益訴訟案件時,在建議煙草專賣局履職盡責、依規處理的同時,要求家長加強監管、教育未成年人遠離煙酒。三是融合現有機制,落實剛柔并濟。一方面,在辦案過程中,要求涉案未成年人家長參與家庭教育指導,督促監護缺位、監護方式落后的家長接受專業人員的指導并按要求改進。另一方面,與有家庭教育指導需求的家庭達成協作意向,聯合婦聯、關工委等部門,構建多層次、多渠道的家庭教育工作體系,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做好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家庭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共開展家庭教育指導30余人次。

        三、聚焦常態宣傳+平臺建設,實現品牌化。一是創新推行聯建共用機制,推動家庭教育常態化。牽頭聯合全縣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的部門,共同建設了全市首個家風家教實踐基地暨漢源縣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并與法院、民政、婦聯等9個部門會簽了《關于建立家庭教育指導協作機制的意見》,依托學校便利條件和優勢資源,面向縣域內未成年人家長以及其他監護人,全流程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二是依托“陽光心語”平臺力量,提高家庭教育課程化。聯合婦聯組織的漢源縣“陽光心語”家庭教育志愿者老師,根據不同類型家庭、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以及不同文化層次監護人的情況,設置針對性課程,普及人際關系、情緒情感、自我意識、夫妻關系等內容,提供未成年人常見問題方法指導。三是設立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開展親職教育定制化。與漢源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健康成長指導中心聯合協作,在檢察機關設立了“未雨情·陽光路上”工作室,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心理測評、心理咨詢、心理干預,進而與家長制定計劃開展未成年人行為矯正。截至目前,邀請婦聯、團委、關工委同志對涉罪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開展親職教育7次。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高台县| 苏尼特右旗| 元阳县| 瓦房店市| 江西省| 大兴区| 丹阳市| 阿拉尔市| 新竹市| 仙游县| 蒲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天镇县| 铜梁县| 安康市| 大姚县| 彝良县| 浪卡子县| 临高县| 北流市| 卢氏县| 光泽县| 聊城市| 韶关市| 郎溪县| 乐平市| 同心县| 大港区| 惠来县| 绩溪县| 柯坪县| 宜良县| 新民市| 阳谷县| 江安县| 贵德县| 金山区| 阳东县| 鄯善县| 无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