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得巴適!”“五一”期間,重慶游客李煥生一家4人自駕“再游恩陽”,吃喝玩樂不亦樂乎。
恩陽,如詩如畫,如夢如幻。她似一位古韻猶存的佳人,在時光的長河中低眉淺笑,更以“詩和遠方”的獨特魅力,吸引著無數有情人的目光。
情深無界限,相聚在恩陽。
恩陽,這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鎮,仿佛就是一本厚重的史書,記錄著過往的繁華與變遷。漫步在青石板路上,兩旁的古建筑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仿佛在低語,講述著恩陽的故事。
在這里,你可以放慢腳步,感受歲月靜好。獨有的氣質,讓恩陽完成與游客的雙向奔赴。
恩陽古鎮,古韻猶存,又添新景。大棧房里,新增的紅色演藝劇場高朋滿座,《山那頭的紅杜鵑》以恩陽紅色革命歷史為靈魂,保留了古鎮的獨特韻味,巧妙地融入了現代表演藝術,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
恩陽的“引流”之道,蘊藏于絢爛的文旅畫卷。此處不僅獨具文旅之韻,更以活動之繁盛令人矚目。
茶館中那悠揚的吆喝聲,如同古曲輕吟,在耳畔低回;恩陽的美食之香,飄逸四溢,讓人心醉神迷;戲曲之韻,繞梁三日而不絕,那呢喃之音,未曾遠去。
恩陽積極推廣“好看、好耍、好吃”,意在尋找和體驗“宜游恩陽”的秉性,讓游客充滿期待,邂逅新奇。
在古鎮旅游的賽道上如何搶占先機?恩陽亮出“創新牌”。孕育出“打卡集印章”等趣味活動、《山那頭的紅杜鵑》等劇目,讓賓至如歸的溫暖情懷在每一寸土地上流淌。
“千年米倉道”宛如一條歷史的長河,訴說著恩陽的歲月故事;“早晚恩陽河”則似一曲動人的樂章,晨昏之間流淌著恩陽的韻味與風情。這些文旅IP,不僅是恩陽的“拳頭產品”,更是“靈魂所在”,目之所及,盡是匠心獨運的文旅杰作,如繁星點點,照亮夜空。
在追求“不計劃、不趕趟、不打卡”的“反向旅游”中,恩陽,這座山水相依、文化厚重的古城,如同秘境般脫穎而出。
憑何吸引人駐足?是那碧波蕩漾的恩陽河,還是那古色古香的明清街巷?是那千年的米倉傳承,還是那淳樸的恩義人文?恩陽,讓每一位游客都能找到心靈的歸宿。
恩陽堅持以“旅游品牌化”為筆,以“城市景區化”為墨,追逐著文化與生態的和諧共舞。通過打造美食之城,展現地方風味;構建演藝之城,傳承文化魅力;建設運動之城,激發活力源泉;打造休閑之城,營造舒適氛圍。
恩陽,處處皆成風景。“未來之眼”璀璨,登科公園古樸,海山情園秀美……紅色游懷古、古鎮游尋夢、夜間游璀璨、度假游安逸,步步皆景,時時可游。
恩陽今朝,文旅之風勁揚,全要素、全體系、全產業鏈共舞。愿游客至此,歸途仍懷“詩與遠方”之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