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偏遠丘區的眉山市東坡區復興鎮五圣村,種滿水稻的田野,旱作染綠的山坡,青果點綴的果園,環繞山間的公路,干凈漂亮的農房……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山村美麗畫卷。東坡區五圣黨委書記楊榜成不禁感慨,“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近幾年合并村后的發展變化太大了”。
大在哪里呢?楊榜成介紹,現在的五圣村是由原五圣、力爭兩村的合并村,原五圣村經濟條件較好,工作走在各村前列;相應原力爭村經濟基礎較薄弱,因此曾被列為市級貧困村幫扶。自2020年兩村合并以后,新班子新思路,五圣村“兩委”結合村情實際,立足新的起點,抓好資源整合,以強帶弱,優勢互補,抓住被列入東坡區鄉村振興試點村機遇,因地制宜確立興村富民發展目標,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從彌補工作弱項和群眾需求出發,以務實扎實作風真抓實干,推動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該村首先從改善基礎設施入手,近年共投入480余萬元,對12個組的道路實施硬化黑化,實現村組水泥路、柏油路全覆蓋,同時,新增變壓器4臺,完成農網改造10千兆。尤其今年實施東山片區首個投入410萬元的以工代賑項目,除集中整治4口山平塘、新建3口蓄水池,拓寬和黑化6米寬、1.2公里長的通村公路,修建了2.5米寬、1.6公里長的生產用道,同時還解決了全村130名村民就近務工,共可實現勞務收入133萬元。實施安全飲水項目,讓全村90%以上農戶用上干凈衛生自來水。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投入55.5萬元實施農村廁所改造,使全村農戶改廁率達到94.9%。加強村級陣地建設,投入資金160萬元,改擴建辦公場所和黨群服務中心,極大提升了綜合配套功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全村脫貧戶提供60個公益性崗位,介紹到本地業主產業基地務工人數達3000余人次。此外,該村還通過 “有事來商量”平臺籌資10余萬元,整治溝渠500米,協調資金9.88萬元,安裝路燈80余盞,惠及群眾3000余人。
唱好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重頭戲”,該村多措并舉拓寬集體收入門路,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從過去的2萬元增加到39.5萬元,其中盤活利用撂荒地種藕38畝,一年就增加集體凈收入10萬元。該村以增收富民為核心,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鄉村振興首要工作來抓,全村除穩定水稻糧食面積2800畝,還大力發展水果、川芎等經濟種植和養殖業,使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以12.5%的幅度增長。
在全力拼經濟、抓發展的同時,五圣村創新鄉村治理載體,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不斷完善村規民約,加強思想道德和法治宣傳教育,堅持開展“孝老尊老”等先進評選活動,通過榜樣示范引領,提升全村文明程度。近些年來,全村未發生一例吸毒、勞教、違紀違法、越級上訪事件,逐漸樹立起風正氣順、村美人和的文明新風。村民們紛紛點贊,“現在路好走了、產業搞好了、村變美了、人變富了,村里發生的這些新變化,功勞首先應記在‘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