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黨壩鄉黨委、政府堅持黨建引領,探索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著力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讓群眾富在產業鏈上,構建“黨建帶產業、產業促民富”的發展路徑,持續發展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2024年黨壩鄉集體經濟總收入達840余萬元,其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村1個、330萬元以上的村1個、10萬元以上的1個,1萬元以上的村2個。
注重夯基固本,讓基礎產業再發力。黨壩鄉積極采取“支部+農戶”“合作社+公司”發展模式,大力鞏固藏香豬、中蜂、花椒、芍藥等基礎資源。格爾威村聚焦產業夯基,牽頭成立馬爾康眾利生態養殖合作社,村“兩委”積極爭取項目資金50萬元,改造提升藏香豬圈舍400平米。目前養殖藏香豬種豬、能繁母豬及商品豬共207頭,創收18.064萬元,輻射帶動2戶脫貧戶就業增收,通過支部牽頭,種植花椒118畝,并按照每年200元/畝轉包公司經營,預計收益2.36萬元。尕蘭村運用生態智慧與產業融合的創新思維,因地制宜發展芍藥種植、挖掘花卉觀賞、擴大中蜂養殖。現種植芍藥50畝,養殖中蜂50箱,累計吸引游客1000余人,創收10萬余元,有效把種養植業與旅游融合,讓基礎產業再發力,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聚焦地企合作,讓資源共享再提升。黨壩鄉圍繞“精心智鋰”主題,積極構建“黨建共抓、使命共擔、資源共享、環境共治、振興共贏”的地企新發展格局,積極依托企業人才和資金優勢,打造智慧型綠色鋰業清潔能源開發高地。探索“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積極搭建資源共享平臺,讓企業就地“取材”,讓群眾就近“就業”,讓生態環境“共護”。目前,高爾達村礦業運輸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0萬元,解決就業崗位52個。由于金鑫礦業提質增效、進行技改,輻射帶動地拉秋村礦業產業運輸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0余萬元、機械租賃30萬元。
緊扣文化旅游,讓特色品牌再升級。黨壩鄉集聚產業優勢,以紅色文化資源為切入點,明確“黨壩移民村”定位,結合尕蘭村、石果壩村“天寶故里”“沙納故居”等紅色文化遺產,強化紅色旅游產業。尕蘭村以4A標準爭創3A景區,投入資金2000萬余元打造全域旅游;今年爭取150萬元中省扶持資金用于提升改造民宿基礎設施,致力于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旅游示范基地,現民宿運營及旅游服務等正在招商引資。